• 14阅读
  • 0回复

美国农业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1
第6版()
专栏:

美国农业见闻
本报记者 季 音 何加正
三、在一个农技推广站
今天在美国,难以看到用落后的方式耕耘的土地了。优良品种差不多播种在每一个农场的庄稼地里;饲养奶牛、肉鸡、肉牛的专业户,差不多家家都采用同样新的技术;所有果园、菜地的主人在采用良种和实行科学栽培方面也几乎不相上下。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如此均衡的发展和普及呢?记者从考察中感到,除了一般地指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外,农技推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美国的农技推广做得很有成效,它的主要力量在各县的农技推广站(当然也还有很多民间的和其他的机构)。
让我们走进这样一个小站看一看吧。这是佐治亚州南部许多普通农技推广站中设在里卡特县的一个。鲍勃·罗是佐治亚州农学院派在这里的农业技术指导员,根据美国的一般建制,他也是这个县农技推广站当然的站长。罗先生四十来岁,体格健壮,性格开朗,喜欢侃侃而谈。他领导的农技推广站没有大队人马,也没有众多的精密仪器。一进门碰到的迪克逊太太负责秘书工作,她的办公桌上堆满了资料。靠右边站起来和我们打招呼的一位老年妇女,是家务方面的负责人,专门回答农户有关家务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位是负责对年轻农民进行技术传授的。罗先生办公室小而整洁,角落上放有一台电脑终端机,里面储存有他管辖范围内的每一头牛的资料以及养牛户的每一项资料。终端机和佐治亚州农学院以及邻州的农学院保持着联系,有关土地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终端机直接去问农学院。
他们的工作,除了负责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以外,更多的是回答农民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帮助农民解决困难。据说,每天早晨从7时半开始,大约要接到五十个电话,接待大约十五个人。工作中大约有60%的时间是和农民约定谈话,其余时间则用来回答农民的自由询问。农民的问题一般都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答复。走出去到现场帮助农场主解决问题,也是他们的一项经常工作。
为了证实我们采访的内容,在当地的一个农场里,我们向农场主汤姆老人提出了问题:“你和农技推广站有联系吗?”老人点点头说:“每月少不了都要找两三次”,诸如母牛产犊,牛病防治,野草控制,等等,都要去询问。汤姆之所以把农技推广站当成靠山,不仅是因为那里有他们家全部的资料,包括每头牛何时出生,何时交配,何时产犊,更重要的是那里有热心为自己服务的罗先生和他的同事们。
推广站的人力有限,尽管他们都是专家,比如,罗先生就曾毕业于佐治亚州农学院,在来推广站之前曾做过七年研究工作,在这个站也已干了十二年。但是要回答农场主提出的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他们依靠的是农学院。罗先生和周围农学院差不多一百个教授保持联系。他知道哪一个问题应该由哪一位教授来回答更为合适,他的电脑终端机和电话机经常要做的就是这样一项工作。教授们对他的问题一般都是有问必答。因此,农技推广站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在农民和教授、专家之间架桥。1906年,美国的第一个农业技术指导员,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派出的。这种农业技术指导员的体制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迄今已有七十年。
农技推广是一项繁重而又不易出成果的工作。农学院或者大学的农业系在选派人员时都非常注意这个人有没有事业心,会不会帮助人。罗先生从事推广工作十二年,似乎兴趣未减。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对农业影响很大,还特别强调,自己是在农场长大的。也许,这是他热心于这项事业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会有对自己的工作马虎搪塞的人。他们怠慢农民,不负责任,这样,农民组织就会把情况反映上来,他们很可能就会被撤换。为了保证工作质量,派出单位也经常派人下去检查考核,把成绩和报酬(薪金)联系在一起,以保证这项工作做到常盛不衰。
(待续)(附图片)
汤姆先生是佐治亚州南部的一个普通农场主,他说,接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是经常性的事情。农场和推广站保持着密切的联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