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岂能边整边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1
第7版()
专栏:调查汇报

岂能边整边犯
本报记者 李而亮 陶世安
尚人信中反映的问题,经查属实。
去年11月中旬,根据衡阳市人事局关于“以工(人)代干(部)”人员转干工作的要求,耒阳县各系统将转干摸底名单报到县人事局。15日,县委副书记罗才茂来到县人事局办公室,询问蔡伦造纸厂上报摸底人员情况,人事局的干部当即将造纸厂报来的名单送他过目。罗扫了一眼,不快地说:“该报的没报来,不该报的却报来了!”过了三四天,罗才茂又来到县人事局,毫不隐讳地说:熊中元从1979年搞麦秆收购,这次转干是够条件的。如果熊中元转不了,那其他人都不用转了。
提起熊中元,县人事局的干部没有不熟悉的。自从转干工作开展以来,熊为自己转干的事三番五次找县人事局的领导,口气之大,态度之蛮横,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刻,罗才茂又如此关照,大家不难明白罗副书记的心思所在了。
就在县里将摸底名单上报市人事局的前一天——11月18日晚上,县人事局一个副局长来到局办公室,对正在整理名册的干部说:“熊中元既然符合条件,就给他报上去算了,以后再让造纸厂补办手续。”于是,人事局干部根据这个副局长的授意,将熊中元出生日期由“1951年8月”改成“1956年10月”,代干年限由“1982年”改为“1978年”,学历由“初中”改为“高中”,并登记在转干摸底名册上。
然而,这种作法毕竟难免露出破绽。为了“补全”手续,就在同一天,熊中元来到造纸厂厂长陈常从的家里,对陈说:“我爸爸(岳父)有事叫你去一下。”第二天早上八点,陈常从在县委门口碰到罗才茂和人事局长。局长问:“你厂熊中元的名单怎么没有报来?”陈向他们解释:“要是熊中元可报,和他条件相同的人还很多。”罗接着说:“可以报,都报上来嘛!”边说边把陈带到人事局办公室,罗才茂让一名干部拿出表格让陈常从填。陈在罗的督促之下,只好填写了十个人的名字。当罗看见第二个写下了熊中元的名字时,才放心地离开人事局。
可是,事情未能如罗才茂所愿,后来在基层“补办”手续时,还是“卡了壳”。在造纸厂党的支委会上,不少人不同意将熊中元的名字上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明摆着是搞不正之风。他们虽然迫于压力,将熊中元的名字上报了,但对熊的具体情况仍如实填写。由于熊中元不符合转干的条件,县轻工局没有给盖章。罗才茂发现熊中元不能转干的症结在代干年限上,便于11月25日授意造纸厂的人事干部,补写一张1979年代干的通知,准备放到熊的档案里。由于造纸厂1980年换了公章,此事没办成。尽管如此,县人事局上报的名册还是骗过了市人事部门。12月27日,在县轻工局明确表示“熊中元不符合条件,不能上报”的情况下,熊仍然获得了转干考试的资格,走进了考场。
罗才茂依仗职权为不符合转干条件的女婿办理转干的事,发生在整党决定公布之后,在群众中影响极坏,不少人写信给市有关部门,要求认真查处。市有关部门经过调查,正式通知县人事局:熊中元不能转干。
罗才茂对自己的错误毫无认识。他在今年3月12日写给市委组织部的一封信中甚至还欺骗组织:对熊中元转干,“我事先不知道,事中没有向任何人打招呼,……他们怎么报的,主管部门怎么审查,人事局怎么考虑,我一概都没插手”。在中央强调边整边改、未整先改的今天,罗才茂同志对自己的错误还抱住不放,作为耒阳县委的副书记,他怎能带头搞好党风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