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谈谈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2
第2版()
专栏:

谈谈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
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 金鑫
1983年,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第一步,对国营企业开征所得税,税后利润区别情况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利润上交办法,即税利并存的办法。从执行的情况看,取得了好的效果,既贯彻了在企业增长利润中国家得大头的原则,又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上有相当的财力保证,因而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普遍有所提高。
利改税第一步虽然已经取得成效,但毕竟还是不完善的,从整个经济形势发展来看,还必须进行第二步的改革。为了理顺经济关系,消除企业之间由于价格、资源、交通条件、设备技术等因素所引起的苦乐不均,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使企业之间能够在留利大体均衡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就有必要进一步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通过调整税率和增设新的税种,实行减免税等措施,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进而调节好企业的收入水平,这是利改税第一步所未能涉及的。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课题,是要彻底改变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决定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对企业发放奖金采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办法。要执行这一办法,也需要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便把国家同企业的分配关系全部通过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没有这个前提条件,企业的许多事情都不好办。
利改税第二步,就是要从税利并存,逐步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建立起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多税种调节的完善税制。今后除了继续对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以及区别不同情况征收调节税外,还必须根据不同课税对象,把现行最大税种——工商税,分解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等不同税种。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增设资源税,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对企业恢复征收几种地方税,并对各税征收办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税种都有它特定的课税对象和特定的作用范围,各个税种的作用不尽相同,一般是难以相互代替的。
运用多税种调节差别收入,以兼顾多方面利益,是利改税第二步要遵循的原则。重点是要改变许多产品由于价格偏高而造成的利润悬殊的状况,通过合理调整产品税税率,把由于价格偏离价值所形成的差别收入收归国家,以缓解目前价格不合理带来的矛盾。开征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目的是把企业因资源结构和开发条件的差异,以及因占用国家土地多少和地理交通位置的差异所形成的级差收入收归国家,以改变各企业之间由于上述各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利润悬殊的不合理状况。这些税种的相互配合运用,将使企业间的利润有可比性,有利于企业在大体同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
国家同企业的关系,通过实行利改税第二步固定下来以后,为了照顾企业留利,对企业新增加的利润,将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减征调节税。减征办法由过去的“环比”改成“定比”,也就是减征基数一定几年不变,基数不因企业利润逐年增长而浮动,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企业增长的利润越多,企业得到的留利也越多,企业财力的后劲就大了。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企业认真挖掘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征收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中,将区别不同的生产经营情况,制定高低不同的税率,这是实行利改税第二步的一个重要内容。税率的合理制定,至关重要。这样做,就能更好地运用税收杠杆,指导企业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鼓励短线产品的生产,限制长线产品的生产;鼓励急需的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限制盲目生产和重复建设;鼓励专业化协作生产和联合经营,限制“小而全”、“大而全”生产的发展。至于商品流通方面,则按流转环节征收营业税,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减少流通环节,有利于多渠道流通的发展,并使税负合理。开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对企业恢复征收几种地方税,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开发国家自然资源,有利于进一步搞好城市维护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合理利用土地、房产和车船。
利改税第二步,还要增设一些地方税种,以改变按隶属关系上交收入办法,解决“条条”与“块块”、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开征和恢复征收几种地方税,就为建立按税种划分的中央、地方分级财政体制创造了条件。
由于我国经济的复杂性,税制改革今后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与完善。但是可以肯定,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是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项关键性改革,也是整个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对建立健全企业盈亏责任制以及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