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中山——客人超过主人——珠江三角洲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2
第2版()
专栏:

中山——客人超过主人
——珠江三角洲纪行
本报记者 梁兆明
从珠江三角洲传出一条新闻:人口一百零三万的中山市(原中山县),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一百八十二万人,客人数超过主人数。
现在,人们一到中山,一眼就看见兴旺景象。每天,前来中山旅游的平均七万多人,最多的一天达十五万人。游客中,外宾、华侨和港澳同胞占六成,他们有的从广州、深圳乘车来,有的从香港乘飞机、轮船经澳门绕道来。广东许多单位组织的“中山一日游”、“中山三日游”,生意兴隆。
中山市地处珠江口,水陆交通方便。中山市又是个侨乡,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有五十多万人,分布在世界六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忘故土,都想回来看看。于是,中山市委、市政府从1979年底开始引进外资,加速旅游事业的发展。从1980年到现在,已建造接待外宾的宾馆十一座,有房间七百五十六个,一千五百张床位,有十七间餐厅、酒家和十一间商场。何贤和霍英东等爱国人士投资四千万港元营建的中山温泉宾馆,以及与日本和香港商人合作,投资五千八百万港元营建的长江乐园,先后在1980年12月和去年7月建成营业。环绕五桂山,东部有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旅游区,南部有中山温泉旅游区,北部有长江水库旅游区,西北部有古香林旅游区。从市区石岐至澳门关闸的岐关公路东西两线,把这五大旅游区串了起来,加上市区石岐和盛产菊花的小榄镇,这七大旅游区构成了全市一个旅游网络。
中山市旅游事业的发展,使五十多万华侨和港澳同胞“游子思故乡”的感情得到满足。他们不仅来旅游参观,还积极帮助家乡锦上添花,捐资建学校、办医院、修筑桥梁和道路、兴办幼儿园。在市区石岐的一幢九层楼的医疗大楼和壮丽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就是香港同胞杨志云先生和郭德胜先生,在近年分别捐资一千万港元兴建起来的;有的积极投资办企业,去年仅签订来料加工合同就有一千一百多项,使全市“三来一补”企业又有新发展,一年收入加工费一千多万美元,这在广东省仅次于东莞县。
来中山市参观的人都看到,这里兴办的旅游事业,是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和搞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中山市旅游事业促进了工农业商品生产的大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去年增加到十四亿五千万元,比1978年的七亿元翻了一番多,为社会主义事业积累了大量资金。
目前,宾朋满座的中山市,正沿着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社会主义大道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