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又有六十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 这批发明创造经济效益大,推广应用情况好,累计年增收节支额可达九亿元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2
第3版()
专栏:

又有六十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
这批发明创造经济效益大,推广应用情况好,累计年增收节支额可达九亿元以上
本报讯 记者何黄彪报道: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6月21日在北京结束。会议审查批准了六十项发明奖,其中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十四项,四等奖二十项。
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焊接先进技术“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获得了一等奖。电弧焊接是目前最主要的焊接方法,传统焊接电弧的规范参数,要靠人工调节,性能很难保持稳定,不能精确地控制焊缝的质量和形状。特别是那些质量要求高的产品,过去必须从两面进行焊接,在高温、高压和水下作业不仅困难,而且容易发生爆炸事故。新的焊接法突破了焊接技术百多年来所采用的传统方法。电弧可以自动调节,能保持最佳的状况,可以精确控制焊缝的质量和形状。在焊接产品时,只需从正面焊接就可保证反面的质量。这种焊接法还可以与机器人配合,提高焊接自动化水平。它在造船、化工、锅炉、原子能工艺、海洋工程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途。这种新技术已在国内推广应用,并转让给欧洲先进工业发达国家。
荣获一等奖的还有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二号”。这个玉米杂交组合新品种,能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三种多发性流行病,从而解决了单抗性玉米所不能解决的受病减产问题,保证了玉米的高产稳产,扩大了推广应用范围。现已在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种植,是目前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一个玉米杂交种。这种玉米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比原有推广品种可增产15%至20%,平均每亩增收一百斤,全国年增产价值约二点六一亿元。
我国第一个获发明奖(二等奖)的蔬菜新品种“黄瓜抗病丰产配套品种津研1—7号”,具有稳产、高产、抗病,不需要喷洒农药,没有污染、公害等显著特点,对土壤和气候适应力强,深受广大菜农欢迎,推广面积占全国黄瓜栽培面积80%以上,单产一般都超过当地品种50%以上,年经济效益达三亿元左右,并为几个国家引种栽培。
这次批准的获奖项目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情况良好。据统计,年经济效益在一亿元以上的有三项,在一千万元以上的有三项,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有十项,累计年增收节支额达九亿元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