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秉公执法遵纪爱民——记沭城镇派出所指导员乙同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2
第4版()
专栏:

秉公执法遵纪爱民
——记沭城镇派出所指导员乙同才
最近,江苏省公安厅给敢于碰硬、秉公执法、遵纪爱民的沭阳县沭城镇派出所指导员乙同才同志记了一等功。
乙同才是1982年春天从部队转业到公安战线的。在部队,他患有心脏病。转业后,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决定他担任沭城镇派出所指导员。
沭城镇东关口位于南关荡和沭城镇派出所管辖范围之间。有三个流氓团伙经常在这里出没。他们有的冒充工商管理人员,拦劫来往自行车;有的以翻扑克为名,诈取外地人的钱财;还有的爬汽车持刀抢劫物资。东关口成了“老虎口”。老乙上任后,决心“虎口拔牙”,为民除害。于是,他带领派出所十六名同志深入东关口进行调查,然后又和全所人员制定深夜伏击罪犯的方案。在伏击罪犯的第三夜,乙同才的心脏病发作了,他赶紧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片救急药片吞了下去。民警徐良传发现后,着急地说:“指导员,快回去吧,我们能够完成任务!”“不,我能坚持!”正当他们争执着的时候,一辆货车驶进东关口。汽车刚刚减速,东边小路上突然窜出五名歹徒,手持尖刀,跳上汽车,砍断拦绳,一筐筐苹果被掀到路旁。见此情景,乙同才鸣枪发出围歼信号。十六名公安人员从四面八方包抄上来,五名歹徒束手就擒。破获拦劫汽车的流氓团伙后,老乙又和派出所的同志跟踪追击、扩大战果,迅速抓获其他两个流氓团伙,东关口从此风平浪静。
沭城镇派出所担负着九千个户籍、三万多人口的管理任务。过去由于管理不严,开“后门”成风。乙同才到任后,一些人劝他说:“老乙啊,得过且过吧,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是你我这样小干部能够抵制的。”老乙听了只是微笑。他心里自有打算。一次,他的一个在农场工作的亲戚来找他,想从沭城镇开一张空白介绍信,把两个农工孩子转到外地做工人,被老乙婉言谢绝了。对亲戚不留情面,对上级机关的同志又怎样呢?县委某机关几个领导同志来到沭城镇派出所,一人把老乙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我有一个老战友,是1962年下放的,现在回来没有户口,你们所里给开个证明盖个章吧!”乙同才说:“好吧,我们到户籍警那里查一查,能办就给办。”结果户籍簿上查无此人。老乙当着全所人的面拒绝开证明。其中一个同志火了:“不就是盖个章吗,也不要你们承担责任,算什么呢?”老乙严肃地说:“我们维护的是党的原则,人民的利益,不是怕担当个人责任,这个证明不能出!”群众称赞他是“撬不开的‘铁后门’!”
沭城镇敬老院有二十多个五保老人,乙同才经常带领派出所的同志去那里打扫卫生,给老人理发。在他的带领下,派出所的干警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一次,民警徐良传、王军到圩东大队执行任务,看到一户社员房屋失火,就边呼喊边投入救火战斗。由于抢救及时,扑灭了大火。当社员们问起他们的姓名和工作单位时,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人民警察。”
本报通讯员
张乃剑 汪树银 吴学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