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为争取三十五小时工作周 联邦德国罢工浪潮已持续五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2
第7版()
专栏:

为争取三十五小时工作周
联邦德国罢工浪潮已持续五周
本报讯 联邦德国的冶金和印刷工人为争取三十五小时工作周而举行的罢工斗争,已持续了一个多月。这是联邦德国自1978年以来最大的罢工事件。
巴登—符腾堡州北部一些地区和黑森州部分冶金制造厂最早断断续续地进行了警告性罢工。厂主纷纷以关厂相报复,以致巴登—符腾堡州北部地区二千人以上的大厂几乎全部停产,使全国因关厂而无工可做的工人激增。联邦劳工局宣布不发给无工可做的工人失业津贴,更激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5月28日,二十三万冶金工人冒雨示威游行,并向首都波恩进发。莱因轮船公司工人和印刷工人予以有力的支持和配合。拥有二十多万会员的纺织服装工会也开展了声援性的罢工。罢工斗争进入了高潮。
5月30日,法兰克福市地方法院接受罢工工人的起诉,并根据联邦德国《基本法》下令企业主不得采取关厂的做法。但资方继续关厂予以抵制。到6月初,联邦德国汽车工业几近瘫痪,直接间接卷入罢工的工人近四十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马克。
6月7日,基民盟政治家比登科普夫出面调解,会同劳资双方在杜塞尔多夫市继续全面谈判。印刷业和纺织业劳资双方也分别举行恢复谈判。
但是谈判仍未能弥合双方分歧。在谈判僵持期间,冶金工业的资方决定继续关闭更多的工厂,从6月18日起,陆续关闭巴登—符腾堡州所有千人以上的冶金制造厂。这将使无工可做的工人数由四万人增加到十万左右。
联邦德国朝野人士对此甚表关切,各方面正竭尽全力促使劳资双方再进行谈判,以寻求解决纠纷的办法。(附图片)
罢工的冶金工人正在分发标语牌。
本报电视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