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山东省委常委围绕实现十二大宏伟目标对照检查振奋精神 破“左”创新提前翻番富民兴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3
第1版()
专栏:

山东省委常委围绕实现十二大宏伟目标对照检查振奋精神
破“左”创新提前翻番富民兴鲁
本报讯 记者程德源报道: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在整党集体对照检查中,紧紧围绕实现全党的总目标、总任务,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彻底清理“左”的思想残余,解放思想,勇于改革,提前翻番,富民兴鲁。
山东省委常委整党,于3月底转入集体对照检查。他们在回顾检查本届常委建立一年来工作时认为,山东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的发展都是好的,全省农业、工业、财贸都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省委常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还是没有彻底冲破经济领域“左”的思想残余,缺乏改革创新和决断、决行精神;再是思想守旧,存有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思想情绪;三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不够,以致整个经济工作缺乏应有的“帅力”和“活力”。由于这些原因,延缓了经济的发展。
为了实现十二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山东省委常委提出,今后全省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解放思想,勇于改革,提前翻番,富民兴鲁。常委对建国以来山东工农业总产值实现四次翻番,和1981年到1983年每年递增速度的情况作了认真的分析,认为去年省党代会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全省工农业年总产值由1980年的五百二十四亿元达到二千一百亿元,力争前十年翻一番的目标是可以办到的。为此,省委常委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一、认清本省资源优势,坚定提前翻番的信心。从山东的资源条件看,潜力是很大的,努力做好开发工作,就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从近期和长远看,有八个方面的资源优势应尽快发挥出来,即:煤炭资源的开发,要采取现有煤矿强化开采和大上小煤炭的方针,力争今后二十年多增产二千万吨煤;沿黄河冲积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要集中一定的人财物力,尽快把鲁西北四千万亩耕地和一千多万亩荒碱地分别改造成为粮棉和林牧业基地;荒山荒滩资源的开发,要引导和扶持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开展以林牧渔为主的多种经营;水产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浅海滩涂、广阔的海域和淡水水面,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捕捞业;农副产品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山东粮、棉、油、烟、果、菜等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在发展加工业,特别是食品、饲料、纺织、烟酒等工业和棉花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方面,有大的突破;化工资源的开发,要加速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的发展,使化学工业成为山东经济翻番的重要战线;外经外贸和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青岛、烟台两市对外进一步开放,实行特区某些政策的有利条件,把两市真正变成全省“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劳力资源的开发,要逐步做到有半数以上的农业劳动力,从事离土不离乡的各种开发业,组织上百万人从事省内外的建筑业,并大力组织劳务出口。
二、彻底冲破“左”的思想残余和旧框框、旧章法的束缚,大刀阔斧地破旧创新,打开改革的新局面。
三、反骄破满,克服固步自封的思想,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同志到外省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开阔眼界。
四、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高总揽经济全局、实行正确决策和指导的能力。
围绕服从于、服务于全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省委常委还对照检查了在同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高度一致方面的差距,决心进一步清除“两个凡是”的影响,根除派性,解决尚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起来向前看,为提前实现前十年经济翻番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