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推行利改税要坚定不移 田纪云指出这一改革更能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3
第1版()
专栏:

推行利改税要坚定不移
田纪云指出这一改革更能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陈乃进)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全国第二步利改税工作会议上说,对利改税的方向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要坚决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这是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赵紫阳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肯定了的。
田纪云说,前几年为了解决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曾先后试行过多种办法。这些办法对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经济,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从去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利改税第一步改革,实践证明利改税较之其他方法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它是以法律的形式,基本上通过税收解决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利于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另一方面又能扩大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自主权,并加强其盈亏责任,从而给企业以活力、动力和压力,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弊病;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国民经济逐步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田纪云说,我们考虑利改税的出发点是,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光吃饭,不建设是不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当然,光建设而不考虑吃饭,就失去了建设的目的,人民也不会有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设计利改税方案时,必须把微观上放开搞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宏观上不能失去控制,有利于实现国家四化建设这个根本目标结合起来。
田纪云指出,现在大家有两个担心,一是企业的利益会不会受影响,二是地方财政会不会受影响。这两个担心应变为两个放心。如果我们进行利改税,把企业的积极性搞掉了,这还叫什么改革?我们应通过合理的途径,给企业以更多的利益,增加企业的后劲。至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用高度集中的办法是不行的。现在不必担心把地方财政搞得太苦。通过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和财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只能更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