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西宫二大队庭院生产搞得活 种养业有了新天地 农民添了小“金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3
第2版()
专栏:

西宫二大队庭院生产搞得活
种养业有了新天地 农民添了小“金库”
本报讯 河北省栾城县西宫二大队农民大搞庭院经济,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潜力,取得了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目前这个大队搞起庭院经营的达一百六十四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9.7%,1982年和1983年平均每年收入十一万元,户均收入六百多元。
这个大队人均一点七亩地,全村三百名整半劳力,一年四季困在土地上,忙时轰隆喊叫,闲时等靠摽耗,虽然粮食亩产过了千,社员们的穷日子还是翻不过身。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年满打满算才忙五个月的农活,七个月的时间闲着。这时候,有些农户和有手艺的社员就在自己的庭院里做开了文章:有的从养猪、养鸡开始,逐步发展到养金鱼、养貂、养蚯蚓;有的从冬天做鞭炮、春天孵小鸡开始,进而发展到长年从事炮竹、木业、豆制品加工生产。
西宫二大队自从搞起庭院经济,几乎家家有项目,户户无闲人,四季有活干,三百名整半劳力都有用武之地。一部分庭院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不出门的家庭工厂,技术父传子,母传女,街坊传邻居。如这个大队制鞭炮、孵小鸡,1980年只有五六户搞,技术人员也只有五六个,1983年发展到一百多户,许多农民掌握了这门技术。社员王五祥老两口,利用不到二分地的小院,养鸡六十只,养金鱼三百尾,一年纯收入一千多元。西宫二大队的庭院经济发展很快,今年预计全大队收入将突破二十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