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体力劳动能代替体育活动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3
第5版()
专栏:问事窗

体力劳动能代替体育活动吗?
问:我们准备兴建一个体育场。但消息一传出,在农民中引起了很大反应。他们认为,农民在劳动中,整个身子甚至每根筋骨都在运动,还开展什么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活动,那是脑力劳动者的事。请问:体力劳动能代替体育活动吗?
江西东乡县长林公社
乐九旺 政 文
答:体力劳动是不能代替体育活动的。因为:
一、体力劳动时,身体常常固定于某种姿势或只用部分肌肉进行活动,如插秧、锄草、收割等劳动,多使用腰背和胳膊上的劲;拉车、挑担等,主要用腰腿上的劲。这样,一部分肌肉群得到发展,而其他肌肉群就得不到充分发展。由于体力劳动不能使人得到全面锻炼,长此下去就会影响各器官和肌肉的均衡发展,甚至还会引起局部肌肉劳损。
二、体力劳动大多是耐力性活动,肌肉收缩的速度、力量以及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柔韧性等,不能得到充分提高。因此,不少体力劳动者反应不够灵敏,动作显得有些迟缓。而体育活动,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常打篮球或踢足球等,就可以使人动作敏捷,体态健美。
三、不少体力劳动要求人们弯腰或胸廓固定用力,或只是活动四肢肌肉,心肺功能却得不到充分锻炼。而体育活动,特别是长跑、游泳、打太极拳等,不仅使肌肉得到锻炼,而且使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也得到锻炼,既可增强心肺功能,又可提高抗病能力。
总之,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可使过度疲劳的那部分肌肉和器官较快地恢复正常,这也是有利于体力劳动的。国内外一些学者把这种休息法同静止休息法做了对比观察后,称它为“积极性休息”或“活动性休息”。当然,体育锻炼的运动量要因人而异,切不可勉强参加运动量太大的活动,以免造成更大疲劳。
国家体委 阎树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