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集体办书店 解决“买书难”——访石家庄“燕赵文化书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3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集体办书店 解决“买书难”
——访石家庄“燕赵文化书社”
本报记者 杨振武 王庚南
在石家庄常听人说,如果有买不到的书,可以到燕赵文化书社去问问,即使暂时缺货,他们也能代你邮购。乍一听,我们还以为它是一个大书店呢!要不,图书种类哪会那么齐全?谁知一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经营的小单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家庄出现了“读书热”,但不少书籍在新华书店里难以及时买到。几个待业青年在一起商量:“集体办书店,解决‘买书难’!”去年7月,他们在桥东区劳动服务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办起了“燕赵文化书社”。一位副市长为书社定了这个名字。
万事开头难。燕赵文化书社开办初期只有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三千元的本钱。但是,这六个青年人不怕困难,艰苦创业,首先从解决“买书难”上打开了一条通道。他们通过市场调查,摸清了“买书难”的原因,并采取了两条相应的措施:一抓及时进书,让新书早同读者见面。书社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直接与出版社挂钩进书,业务一下子就搞活了。二抓市场信息,掌握进书的准确性。书社每周举行一次业务信息交流会,互通市场购销情况。门市部还专门设读者急需购书登记本,根据要求订书进货。他们还与全国二千多个单位和个人建立定期联系,广泛听取工、农、商、学、兵各界读者的意见,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去年10月,他们根据获得的信息,及时派人到北京有关单位联系,购进了五百套《辞海》,三天就销售一空。
到今年2月,书店已发展到三十多人,三个门市部,先后与全国六十多家出版社建立了业务联系,有十家出版社在这里设立了特约销售部。半年多来,这个小小的书社,共发行各类图书一千多种,十四万多册。
燕赵文化书社之所以办得这么好,主要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采取了如下措施:
送书上门。凡本市读者,只要是预约的,无论远近,一律按照需求送书上门。哪怕只购一本书,也要及时送到读者手中。半年多来,书社共为本市一千多个单位和个人送书五万余册。
流动售书。书社虽已发展到三个门市部,但星期天顾客还得排队等候。一些郊区的工厂、学校进城不便,仍存在“买书难”的问题。书社的同志们想:哪里有读者,就应当服务到哪里。于是,他们搞了三个流动售书车,白天定时定点流动售书,晚上去电大、夜大、辅导站售书。六个多月来,共出动流动售书车三百余次,售书一万二千多册。
免费邮购。书社已为一百多个单位和个人免费邮购了二千多元的图书,受到了读者的赞扬。书社刚开办时,他们邮寄图书计收30%的邮费。去年12月,易县山区一个中学寄来一封有一百七十多个学生签名的来信,信中说:“我们地处偏僻山区,买书困难,你们收这么多的邮寄费学生负担不了,请把我们的书款退还吧。”他们看到这封既有批评又有叹息的来信后,经过反复商量,决定对本省读者一律免费邮寄,并把这个消息登在了《河北日报》上。没几天,就收到全省各地读者汇来的购书款四千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