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起飞中的厦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5
第2版()
专栏:

起飞中的厦门
本报记者 张安南 新华社记者 许一鸣 施峥尧
厦门经济特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较雄厚的经济文化基础。
厦门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万吨轮进出不受潮水涨落影响。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口岸,厦门已与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厦门又是著名的侨乡,是华侨出入的门户。厦门现有六所大专院校、十五所中等专业学校和一批科研机构。厦门还是
“海上花园”,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
三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厦门岛西北部开发的二点五平方公里工业区,第一期一点一平方公里“五通一平”已基本完成,到6月底开工面积将达到四十六万平方米。厦门国际机场、东渡码头四个深水泊位已基本建成通航,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抓紧进行。
厦门经济特区同中国银行、港澳五家银行组成联合发展公司,运用金融界的实力,开拓新的引进途径。同时,加强“内联”工作,把特区的优惠条件,同中央各部和一些省、市、自治区拥有的资源、技术、设备、人才及信息结合起来,加强“外引”的能力。
有利条件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厦门市的领导同志看到了自己在特区工作上的差距。特别是在今年3月,他们到广东的珠海、深圳两个特区参观学习,开阔了眼界,深感在解放思想、体制改革、引进外资、侨务工作等方面都比广东落后。今年4月,厦门群众写信就特区建设不够快提出批评。群众说:“特”就要敢于解放思想,敢于跳出现行体制,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担风险。正是在这一点上,某些领导同志闯劲不足,创劲不够,改革不力。市委负责同志说:“我们是慢了,要总结经验教训,迎头赶上。要遵照小平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指示,振奋起来。”
在市委和市政府大楼,人们日夜忙着起草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后的实施方案和经济法规;在厦门大学和一些研究所,专家们在对特区扩大后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反响也很强烈,许多外商、侨商对厦门特区有了浓厚的兴趣,美、英、法、日等国家的一些财团,直接派出代表赶到厦门寻求合作途径。厦门往返于广州、北京的班机,班班满载。厦门所有的外经机构宾客盈门。来厦的外商中大财团多,谈大项目、尖端技术的多,签约的多。仅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短短一个月就接待了客商一百五十人次,签订合同五项、协议十九项。市旅游局也已同外商签约十个项目,投资达一亿二千万美元,并将于今年内全部动工。金融界对厦门更加注目,美国建东银行和香港集友银行迅即在厦门设立了代表处,英国渣打银行要求到厦门设分行,美国嘉利银行马上贷款三千多万美元给香港海裕集团在厦门投资。
上海、广西、武汉、辽宁等省市区的有关设计院、研究所,都派出工程师前来承包规划、设计和科研任务;半个月之间,有六百四十三名科技人员从全国各地来信,要求来厦门参加特区建设。电子工业部、中国民航局、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四川、贵州、浙江的一些单位,先后与厦门签约,合办工厂企业,从资金、技术、人才各方面支持厦门。
为了加强特区的领导,省委、省政府雷厉风行,由省长胡平、省委书记马兴元等同志带队,赴厦现场办公。省级七十个部门打报告给省委,决心克服官僚主义,支持厦门“特区特办,新事新办”。省对外经贸委和计委,对厦门第二电子仪器厂和厦门造纸厂报批的引进项目,连协助他们补办手续和审批,只用四天就办妥了。市政府决定第一批十五个企业的产品可直接出口,不必事事请示报告。基建招标、工资浮动、干部招聘,已开始在一些单位试行。
势头很好,可以说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兴办以来的最好时机。
厦门经济特区毕竟不同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它有一个老市区,拥有二十七万人,共有五百八十八家老企业。改造任务相当艰巨。虽然面前还有许多困难,但是,在党中央特区政策的引导下,工作在厦门的广大干部和群众,迎难而上,奋发图强,一定会开拓出新局面。
厦门特区大有希望!(附图片)
题头照片:湖里工业区近貌。
本报记者 黄兴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