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走向和平统一的重要步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6
第6版()
专栏:综述

走向和平统一的重要步骤
朱梦魁
6月23日,在总统阿明·杰马耶勒主持下,黎巴嫩民族团结政府召开了特别会议,就国内和平与改组军队等问题作出了一些重要决定。长期以来为战乱所困的黎巴嫩政局至此朝着和平稳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它给渴望安定的黎巴嫩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黎巴嫩民族团结政府是在4月30日成立的。今年2月,黎巴嫩反政府武装攻占贝鲁特西区,要求废除黎以协议,重新修改宪法和改组政府。3月5日黎巴嫩宣布废除黎以协议,继之又在洛桑召开了有关各方参加的第二轮全国和解会议,从而使叙黎关系和国内矛盾在新的形势下得到缓和,也为国内有关各方通过协商实现全国和解提供了可能。瓦赞内阁被迫辞职后,杰马耶勒总统在与各派频繁磋商之后决定组成新内阁,由卡拉米担任总理。新政府的施政纲领是:解放以色列占领的黎巴嫩南部地区;实现国内治安稳定;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繁荣;对政治、社会结构进行改革。卡拉米总理要求所有的人都对政府的成功负责,因为这是一个“实现特殊使命的非寻常的政府”。叙利亚对卡拉米为首的黎巴嫩新政府表示支持。
在卡拉米为首的十人内阁中,穆斯林和基督教两派人数各半,其中包括国内主要交战派系的领袖。黎巴嫩民族团结政府成立后,首先致力于克服一些部长不愿入阁的困难并争取议会的尽快批准。黎巴嫩的以往历届内阁往往在成立一周后即能获得议会批准,而卡拉米的新政府直至6月12日才获得议会的信任投票,这在黎巴嫩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其中虽有议会开会缺乏安全保障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则是议会内部对新内阁存在着深刻的分歧。政府成立两个月来,黎巴嫩的政治局势一直处于僵持状态。内阁通过的施政纲领难以付诸实施。穆斯林和基督教两派武装在贝鲁特市区和南郊不断发生流血冲突。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黎巴嫩敌对派系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反映了民族团结政府的艰难处境。
实现国内的和平与安定是黎巴嫩新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而重建和改组军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军队问题一直是黎巴嫩政治改革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敌对各方激烈争执的焦点。穆斯林各派主张彻底改组和重建政府军,改变目前由基督教马龙派担任军队司令的惯例,组成由各教派轮流担任主席的指挥委员会,要求在军队中增加穆斯林军官的比重,认为军队不应卷入国内的派别冲突。然而,基督教派不愿放弃对军队的控制,只同意对军队的高级军官的组成进行改革。最近,新政府就军队问题达成的协议规定,将由各主要教派的代表组成一个六人军事委员会,协同总司令一起掌握军队的最高权力。而总司令则由基督教马龙派的奥恩准将担任。看来,双方对此都作了一些让步。由基督教马龙派的军官担任军队总司令的原来规定不变,但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则满足了穆斯林教派分享军队领导权的要求。
结束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军事占领,是黎巴嫩新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以色列坚持对黎巴嫩的侵略扩张政策,造成黎巴嫩局势的剧烈动荡。直到现在,它仍然拒绝从黎巴嫩撤军。今年6月4日,正值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两周年之际,黎巴嫩政府关闭了以色列设立在贝鲁特附近的联络处。以色列立即就此威胁说,“这将使以色列推迟撤军计划。”前不久,以色列又拒绝了黎巴嫩提出的关于黎以举行间接谈判,讨论以军撤离和在黎巴嫩南部采取安全措施的建议。特别在黎以协议被废除后,以色列当局顽固拖延撤军,甚至提出种种无理要价。与此同时,以色列在贝卡地区不断加剧同叙利亚部队的军事对抗,在黎巴嫩南部不断强化军事占领,阴谋破坏黎巴嫩政府重建独立和统一的黎巴嫩的计划。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军事存在,是黎巴嫩恢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最大障碍。
当前,卡拉米内阁在和国内有关各方反复磋商实现黎巴嫩和平与统一的同时,正积极与阿拉伯国家和其他有影响的国家加强联系,以寻求尽快解决黎巴嫩问题的途径。外国观察家认为,鉴于国内外存在着各种阻力,黎巴嫩新政府要完成施政纲领中的四项任务还须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但是,正如黎巴嫩舆论所指出的,这次内阁特别会议的决议将是“一个新时期的开始”,成为“真正解决黎巴嫩问题的起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