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恢复对话 着眼未来——密特朗总统的苏联之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6
第7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恢复对话 着眼未来
——密特朗总统的苏联之行
本报记者 马为民
法国总统密特朗结束了对苏联的三天访问,23日晚间回到巴黎。这是他就任总统三年多以来第一次出访苏联,也是去年底东西方关系陷入僵持状态以来,第一位西方国家首脑同苏联最高领导人直接对话。西方舆论认为,这是一个重要外交步骤。
在这次访问期间,双方会谈的中心是东西方关系、欧洲局势以及裁军问题。法苏双方都认为是有益的。据苏联有关人士援引契尔年科的话说,这次访问“有助于我们两国沿着建设性的道路前进”,有助于“寻求解决当今世界上那些尖锐问题的办法”。舆论认为,访问使法苏关系有所缓和,但双方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分歧并没有得到弥合。在禁止反卫星武器和反弹道武器方面,双方观点有所接近,但在恢复核武器控制谈判问题上,苏联的立场未变,双方观点相持不下。
对于密特朗的莫斯科之行,此间舆论关心的主要不是在法苏双边关系上会不会产生具体结果,而是着重从整个东西方关系僵持的背景来分析此行的意义的。法国总统府发言人在这次访问前就指出,密特朗总统并不期望这次访问会使苏联改变在阿富汗等问题上的政策,其意义是在这次访问本身。
密特朗总统的这次访问酝酿已久。去年底以来,他多次强调同苏联对话的必要性。今年3月访美前,他又明确表示要访苏。在苏联方面,安德罗波夫曾发出过邀请,契尔年科又重申了这一邀请。
此间舆论认为,密特朗在当前东西方关系紧张的气氛下坚持访苏,并不是打算取得眼前的某些具体结果,主要是着眼于东西方关系和法苏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密特朗认为,目前“东西方在欧洲的军力对比,尤其是在其政治和心理方面恢复了平衡。”因此,“不应该害怕同苏联对话。”况且,象法国这样的西欧国家,他们既反对苏美打得火热,牺牲第三国的利益,又担心他们之间的关系过分紧张,加剧欧洲紧张局势。因此在苏美关系僵持的形势下,法国自然想发挥某种有益的作用,而第一步则需要“去莫斯科探讨一下恢复东西方对话的条件。”法国总统府人士在访问前说,他们想知道“苏联领导人打算以何种方式重开同西方的谈判”。从这个意义上看,密特朗的这次访问是缓和东西方关系的一次重要接触。此外,选择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之后,共同体首脑会议召开之前访苏,在时机和政治上也比较有利。
从法苏双边关系看,密特朗认为,前几年法国在对苏关系上表现过某种“软弱”,所以他就任总统后,加强了同北约盟国的关系,对苏联采取了一些强硬的姿态。在欧洲开始部署导弹之后,他认为,“法国的任何举动都不允许任何人今后寄希望于它的软弱或犹豫”。另一方面,法国国内不时有人就对外政策发表议论,认为法国同两个超级大国打交道的余地在缩小。所以人们认为,这次访苏是反映了法国想在一定限度之内调整同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
近几年来,法苏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两国政治关系冷淡的影响。1981年以来,法国同苏联签订的设备合同总额逐年下降。1981年为八十亿法郎,前年下降到五十亿,去年只有十三亿,降到了1966年戴高乐访苏以来近二十年的最低点。法国在对苏贸易中的逆差去年虽有较大好转,今年又趋恶化。头四个月已达十八亿法郎。而其他西欧国家的贸易地位却在上升。鉴于法国的经济形势,法国领导人也认为有必要改善同苏联的关系。
当然,法苏之间是互有需求的。苏联从东西方关系出发,也十分重视同法国的关系,把法国看成是“它在同美国打交道中的一个环节”。塔斯社认为,应当“结束这几年(关系)中断”的状况。还有的记者得出的印象是,尽管苏联目前还不打算把改善法苏关系具体化,但它似乎“希望真正改善它同法国的关系,也准备为此付出某种代价”。
密特朗此次访苏表明,法苏双方虽有改善关系的愿望,但由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歧见较深,两国关系一时难于获得实质性的改善。至于能否对东西方关系的改善产生影响,现在要作出预测还为时过早。
(本报巴黎6月2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