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东莞新事——记两个家庭农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7
第2版()
专栏:通讯

东莞新事
——记两个家庭农场
本报记者 朱元胜
以农为主的陈祖
广东省东莞县常平一队有六十三户人家,一百三十四个劳力,二百亩水田。实行责任制以后,陈祖家承包了四亩水田,土地不够种。去年冬,两家养鱼专业户要将十三亩责任田转包给他。今年初,又有一些劳力提出转让责任田给他。陈祖认为,自己有能力种好这些土地,便承包下一百六十八亩水田。
陈祖家有五个劳力,其中小女儿还在工厂做工。这么多地,他种得了吗?我访问陈祖,是在4月19日。陈祖已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六亩香蕉、十五亩果蔗、一百四十七亩水稻,甘蔗长出了半尺长的芽,水稻也都插上了秧。有十七亩稻田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直接撒播的。这十七亩秧苗长势茁壮,分蘖多,陈祖十分高兴。他说:“下造,我将全部采用直播法,播种的劳力可以解决。”“那么,收割怎么办?”我问道。陈祖说:“用机器收割。我攒下了二万多元,这几天正在奔走,希望有个单位能卖给我一台日割二三十亩的水田联合收割机。”
陈祖承包了生产队的大部分土地,常平一队只有十二户、十六个劳力在耕田,其余一百一十八个劳力,有的养鱼、养鸡、养鸭、种果树,有的则脱离土地,去务工、经商或从事加工、修理、建筑业。经商的有四十五人,他们从东莞贩运生猪、蔬菜到深圳去卖,在深圳开了家农副产品经销公司。陈祖在和生产队签订的合同中,保证每亩每年卖给生产队一千斤稻谷,使脱离土地的农民有足够的口粮。
以果为主的卢妹河
黄草朗乡的卢妹河,1982年承包了四十亩橙柑园。今年初,他吃了定心丸,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他花了大笔钱买磷肥、尿素、复合肥、花生麸和猪粪,四个月里给橙柑树施肥四次,争取今年能收果八百担。同时,他又承包了大队的二百一十亩荒废果场。这个果场有旱地八十亩,山地一百亩,水田三十亩,废弃的养猪场一个,十多年没有收成的荔枝树一千六百棵。按照合同规定,承包期为十年,十年后交回这片地,必须有鱼塘三十亩,能挂果的橙柑园一百亩,糯米糍荔枝树二千棵。
卢妹河对经营这个果场作了精心的打算。头三年,他要从果场的短期收益中积累十二万元资金,用于长期建设,叫做“以场养场,以短养长”。我去采访时,卢妹河已在果场上做了四件事:给已有的荔枝树松土、施肥、修枝;种了一百亩橙柑树,共一万株;在新橙柑园里套种了一百亩西瓜;在荔枝树上圈枝二万多处,以培育出二万株荔枝苗出售,同时种上九百棵糯米糍荔枝树。我们漫步在果场里,眼前一派生机。新种的橙柑树长到齐胸高,树行间爬满了西瓜秧。有些荔枝树开着小白花,另一些则挂满绿豆大的小果。“十多年没收成的荔枝树,怎么到了你手里就开花结果了呢?”我问卢妹河。他指指树下说:“你看,管理的工夫不算,光施肥,每棵树下都埋进去一手扶拖拉机的塘泥。”我了解到,卢妹河做的四件事,今年可以获得三项收益:五百棵荔枝树结了果,最少能拿到二三万元;一百亩西瓜,以七成成活、中等收成算,能收入二万元;卖二万株荔枝苗,可收入四万元。这四件事中,又包含了三项长期建设:管好了原有的一千六百棵荔枝树,发展了一百亩橙柑园,新种了九百棵荔枝树。这些,加上前年承包的四十亩橙柑园,卢妹河就成了二千五百棵荔枝树,一百四十亩橙柑园的经营者。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规模相当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了。
陈祖和卢妹河都是东莞农村的带头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一代新型农民的创业英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