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用科学的眼光看海南——专家学者谈怎样开发海南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7
第3版()
专栏:

用科学的眼光看海南
——专家学者谈怎样开发海南岛
本报记者 郭伟成
海南岛的开发建设在紧锣密鼓中拉开了序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以开放促开发。人们说,搞了几十年开发,这一次敲到了点子上,海南的起飞有希望了。
要开发,就要认识开发的对象。究竟该怎么看待和认识海南岛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访问了海南,也求教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
海南的劣势
大凡一说宝岛,往往讲优势多。海南大学校长林英教授却同我谈到了海南的劣势。作为教育家,他痛感海南文化教育事业不发达,各种人才的严重短缺是劣势之一,如不下决心下大力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海南的发展。
关于劣势之二,这位我国著名的植物生态和森林生态学家说,海南是热带岛屿,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二千毫米。这一优势本身就包含着劣势,由于中部五指山高高隆起,使得海南象个倒扣的锅子: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短,雨量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唐代李德裕贬谪海南南端的崖州。他从北部的琼州南行,走不通。取道东部文昌,依然为密林所阻,不得不坐船从水上绕行。可见那时林木茂盛得很。覆盖率约在80%以上。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森林遭到毁坏,直到现在,森林覆盖率只有9.8%了。植被差了,表土有机质裸露,自然经不住雨水的冲刷。可以说,南渡江、万泉河和昌化江里除了水以外,还流着宝岛的血。要建设海南,一定要下大力解决水土保持问题。要有覆盖的植物,走与林、牧业相结合的综合生物农业道路,努力恢复热带雨林,建立起林、乔、灌、藤(草)、苔藓的多层次立体林业结构,以便大量吸收和储存水,这是关系到海南工、农业发展前途的大事。
要有立体的热带经济结构
说起立体结构,区晋汉与林英教授可谓专家所见略同。区晋汉是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橡胶育种专家。1954年,区晋汉从南京来到五指山区,搞了二十多年橡胶,成功地选育了抗风力强、产量高,又适合海南生长的优良无性系品种。按说,区晋汉应该是大念其“橡胶经”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一见面就对我说,发展热带经济作物,不能死守着一棵橡胶树。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已经培育的热带经济作物有三百余种,但都是标本树,只能展览,就是因为,多年来我们爱搞“纲”,人家“以粮为纲”,我们“以胶为纲”,一根“纲”绳缚住了手脚。要开发建设海南,就要建立起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的热带经济,从单一的种植园向多种经营发展,即不但发展橡胶,也要发展热带果木和南药,只有这样,才能给经济带来活力。
这位热带作物专家说,海南地形变化大,往往是几十里路两重天,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热带作物。有些热带作物成片种很难成功,但以家庭为单位,小片地经营管理,效果要好得多,我们现在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加强科研,搞好普及推广。
海南有条件成为热带水果基地
黄昌贤教授是一句话也离不开本行。一见面,他就兴冲冲地告诉我,在海南的琼中县,他发现了几百株在大陆找了多年也没碰上的名贵的暹罗柚。这种原产泰国的柚子营养价值极高,维生素含量比柑橙类高好几倍。年过七旬的黄教授,四十年代在美国发明的“无籽西瓜”,轰动一时,被称作“西瓜大王”。他告诉我,为了比较研究在海南发展热带果木的条件,他曾于1947年去台湾考察。海南发展热带果木的条件比台湾好。有些果木,象腰果,在台湾都不能大面积种植,形不成商品性生产。可是在海南,从东南的陵水县到西边东方县一线的广大沿海地区都能种植。腰果仁含蛋白质21%,脂肪47%,糖20%,营养丰富,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其它如热带果后山竹子,果王红毛丹,榴莲、芒果、菠萝蜜、人心果等名贵水果,只能在海南这个热带岛屿上生长,而我们却让这块宝地白白地闲着。
黄教授说,丰富的热带水果资源和热带气候、土壤条件是海南的优势。但是,有了资源不研究利用,加以开发,那是没用的。中华猕猴桃在我国有二千年的历史,新西兰引种以后发展成园艺品种,成为果类外汇收入的重要部分。但我们自己多年来却对发展热带水果不重视,不研究,更谈不上开发利用,以至于停留在标本或野生状态,有的已濒于绝迹,这是十分可惜的。
开发要讲科学性
“开发要讲科学性,不能乱来。”这是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和研究所副研究员郝永路积多年之经验得出的结论。郝永路还是农牧渔业部设在海南岛的热带作物区划办公室副主任和海南生态学会理事长。他回顾说,过去我们盲目号召海南的农民种油棕,但由于不了解油棕的生态要求,到处乱种,有种无收。现在农民大量承包荒坡种甘蔗,在坡上放把火,烧掉茅草,种上甘蔗,头一两年产量高,但在暴雨的冲刷下,坡地上大量有机质流失,以后产量就不行了。这种刀耕火种式的开发对生态是不利的。应当鼓励农民在洼地和平地上发展甘蔗,在坡上种植橡胶、南药或香茅、植树造林,恢复和发展热带雨林,这样既是长远的致富之计,又对生态平衡有益。
郝永路说,海南的热带气候和土地优势是很明显的,加之开发晚,至今还有约五分之一、即一千多万亩的土地荒芜着;怎么开发好,要很好研究、规划。我们应当吸取其它国家开发热带的经验教训,不能单打一,而要因地制宜地搞综合开发和利用。
以大农业思想解决吃饭问题
海南粮食至今不能自给,全国到海南搞南繁育种,海南却推广不了杂优稻种,搞不出高产,岂非咄咄怪事?我向海南行署科委主任、水稻育种专家张先程提出这样的问题。
张先程说,海南的热带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很适宜于水稻生长。但是,这儿文化教育和科学水平落后,接受先进技术的基础比较差,杂优水稻不易被人接受。传统的刀耕火种,加上落后的牲畜放养习惯,牛无栏、猪无圈,白白扔掉了有机肥。所以,粮食产量一直很低。海南每年要运进五百万斤粮食,不改变这一状况,就会拉开发建设的后腿。当然,解决粮食靠科学种田,提高单产,而不是扩大种植面积。单产提高了,还可以让出一些地种甘蔗,发展经济作物。这就要用大农业的思想指导粮食生产,即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林保农,以牧兴农,以农业支援其它各业。不然的话,以粮为纲成了以粮唯一,到头来还是解决不了吃饭问题。
海南的开发建设要讲求实效
在海南,记者意外地遇到著名经济学家卓炯,并借他经济学家的眼睛看海南的开发建设。
卓老以为,重点开发海南的方针是十分正确的,唯海南各方面基础过于薄弱,这是海南岛和有关方面的决策者必须注意的。因此,开发建设,项目投资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目前看,海南的关键是商品经济不发达。我们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自觉的,不是自发的,所以要加强研究和引导。对海南来说,现在不是一般地发展经济,而是要特别注重发展商品经济。在建设中,每个项目都要以能否取得最快最好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遗憾的是,这一点还没有被充分地重视和注意到。看来,海南不仅需要发展自然科学技术,还应大大发展社会科学。
这的确是一位社会科学界耆宿的切肤之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