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冲破旧思想的羁绊 在改革中开拓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9
第2版()
专栏:

冲破旧思想的羁绊 在改革中开拓前进
上海市副市长 刘振元
编者按 赵紫阳同志在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在经济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件大事。”近几个月来,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的步伐加快了。这符合亿万人民的心愿。
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复杂得多,但是,必须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本报今天发表的刘振元同志的文章,接触到目前城市改革中许多敏感问题:旧思想、旧框框等等。为推动城市改革的开展,本报拟辟专栏,就“如何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开展讨论,希望在第一线从事改革的同志们、理论工作者以及领导此项工作的干部,踊跃参加讨论。
去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让我主要负责全市电子技术发展的工作。近一时期来,我访问了上海有关方面人士,研究了一些材料,感到上海在发展微电子工业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但由于受旧思想和部门所有制的束缚,再加上某些经济政策的不适应,致使有些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妨碍了微电子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因此,要加快推广、应用微电脑的步伐,必须冲破旧思想、旧体制的羁绊,在改革中开拓前进。
一、在新技术革命面前,有些人的思想一时还跟不上形势。
上海铁路局是应用电子计算机较好的单位之一,领导上也比较重视。几年来,他们运用电脑编制计划,进行各种运输数据处理,都取得了效果。然而在这样的单位,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譬如,上海火车站在1979年采用一台电子自动售票机进行自动售票试点,本想借以实现售票自动化。但三、四年后,有关部门去调查微电脑应用情况时发现,这台售票机并没有经常使用,而常常被搁在一旁睡大觉。询问原因,说是电脑出故障,不好用。再一查,才了解其中奥秘:因为电脑把票子“管死”了,火车票的“后门”开不成了。真正的原因不是电脑失灵,而是“人脑”作梗。
这类事并不是个别的,由于传统习惯势力的干扰而影响电脑推广、应用的情况,我在访问中时有所闻。如手工业局所属的实用电子研究所,为制伞行业搞成一个电脑伞面辅助设计的设备,经过试验,效果很好,不仅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伞面的几何曲线,而且大大节省了工时,提高了效率,解决了制伞行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可是这一新技术却遭到制伞行业打样(即用手工设计伞面)师傅的反对。因为“打样”工种是比较高级的技术工种,现在用电脑取而代之,他们就感到无用武之地了,因此,电脑设备无法推广。轻工系统少数行业干部则认为,工厂职工本来难以安排,还要电子计算机干啥?
由此可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搞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
二、壁垒森严的部门所有制和各自为政的严重分散局面,是影响上海发展、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从应用方面看,上海现有微型电脑的使用点近三百个,分属经委、科委、高教各个系统。大家各搞各的,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看起来“满天星斗”,实际上是“不成气候”。不少项目是低水平上的重复。
上海直接从事计算机科研、生产和应用服务的单位,共有二十七家,纵向归口于教育和电子、机械等部,横向则分属仪表、高教、轻工等局。各单位都有一定力量,但因各有“婆婆”管辖,各有资金来源和渠道,不能协调一致行动。
从人才方面看,我国微电子专业队伍本来就不大,可现在分兵把口,分散使用,很难打开人才流动的大门。上海半导体器件公司有职工一万多人,却没有一个高级工程师,使电子工业的基础元件的研制、开发受到了严重影响。可是上海有线电厂的三千多名职工中,就有高级工程师十六名,有的就是与电子专业对口的,目前任务不足。有关部门为此多方呼吁,但至今未调出一个人来。
如今,在电子等新技术开发、应用方面,各方面要求治“散”的呼声很高。许多同志呼吁上海市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把生产、科研和应用等单位的力量组织起来,扭成一股绳,加快新技术开发、推广的速度。不久前,上海市召开了科技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市政府又专门召开有两百多位负责干部参加的会议,听取意见,讨论研究促进上海科技工作进步的若干政策措施。但有些问题看来并不是地方能够完全解决的,需要由国家有关部门下决心,尽快把力量、资金、目标统一协调起来,才能使分散的力量攥成一个拳头,在较高水平上进行突破。不然,可能会贻误时机。
三、在发展电子计算机中,还有一些经济政策亟待改变,否则将难以改变我国计算机工业的落后局面。
一是要改变低水平的研究开发投资政策。计算机产业是技术密集的产业,产品一般三至五年就要更新一代。要使产业迅速发展,必须有相当比例的投资用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最近一位日本专家认为,这类企业每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占销售额的比例,起码达到3%,方能勉强维持;达到5%时,才有可能发展;低于3%,就难以生存下去。国外计算机行业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每年要在销售额的5—15%之间。但我国没有从企业营业额中按比例提取研究开发经费的政策。从有关部门收集的资料来看,上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投资只占销售额的2%左右,近年甚至不到1%。
二是要改变高价、高利润及价格垄断政策。我国计算机定价偏高,如上海计算机厂生产的一种小型计算机,1978年以前每台定价四十多万元,高出当时国际市场售价三、四倍,1979年降为十六万元,现在降至七万元,但还比国外贵一倍。上海工业部门算过一笔帐:一台坐标铣床原价六万元,加上微电脑后就上升到四十万元,绝大多数企业买不起。如工厂想建立一个管理系统或控制系统、检测系统,至少要花二十多万元,搞一个计算机管理中心就得上百万元,企业只能“望机兴叹”。
三是要改变计算机企业税利全部上交政策。目前国家对计算机厂的投资很少,但企业税利要全部上交,致使企业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上海几个主要生产计算机的工厂,近五年上交利润一亿多元,占这些单位固定资产原值的五倍多;而同期内,国家给这些企业的投资仅七百万元。一些工厂设备陈旧,技术老化,有的还停留于手工业操作方式。因此,国家应对国内计算机工业采取扶植政策,增加投资,减免税收。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不成熟意见,一定有说得不周到或不适当的地方,希望有关同志指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