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鄂西土家人的好老师——记湖北巴东县小学模范教师覃遵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02
第3版()
专栏:

  鄂西土家人的好老师
  ——记湖北巴东县小学模范教师覃遵荣
本报记者 陈满正
土家族模范教师覃遵荣,在土家人祖祖辈辈居住的鄂西山区的巴东县坚持办学三十一年,为那里培养了二千多名小学毕业生。在国家扶持和同志们帮助下,他还先后为九所小学盖起教室、宿舍、厨房、厕所等共计二十多间,改善了教学条件,多次被选为地县模范教师和省级先进工作者。
动员儿童入学,在较富裕的平原地区不是问题,但在许多群众曾经缺吃少穿的巴东县山区,却是一项艰辛的工作。覃遵荣在张家湾小学任校长时,附近有些孩子没有上学,他就挨户进行走访。一天,他沿着二高山冰雪未化的小路,来到张志金家。见到张志金右臂受伤,胸前吊着绷带,五个孩子衣着单薄,紧围着火堆。他把身上仅有的两元钱留下,回校后又给两个适龄孩子做了两身新衣,接他们来上学。
山区小学的学生,有些分散住在方圆十几里的山区。离校远的不住校就无法上学。学校没有宿舍,只好把教室几用,早晨卷起稻草上课,晚上铺稻草睡觉。学生年龄小,需要照顾,覃遵荣就为他们烧水煮饭,又当老师,又当“家长”,用慈母般的心,温暖着孩子。
山区夏季多雨,冬季严寒。他看到学生淋着雨、顶着寒风上学,有时把耳朵都冻坏,很不忍心,就买来20顶斗笠和猴帽,分送给家庭贫困的学生。有的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垫上;教室寒冷,他买来木炭让孩子取暖;住校生没有盐吃,他悄悄送来……
在覃老师身边,常常有一两个孩子相随,和他同吃同睡。不知内情的人,以为是他的孩子,其实都是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他在金果坪当教导主任时,学生张守应家失火,全家九间房化为灰烬。为了不使张守应失学,他担负起这个学生在学校的一切费用。两年后,张守应考上了畜牧中学。
去年3月,覃老师调到沙岭小学工作。有十几个学生每天上学要经过陡峭的“道人岩”。遇到雨雪天气,孩子们无法通过,一连十多天不能上学。队里想修这条路,却没有钱。覃老师经过勘察,花二百元请来石匠,凿出四十四个石级,从此,“道人岩”变成“安全梯”,不仅方便了学生,也方便了当地群众。
五十三岁的覃遵荣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没有缺过一堂课。在风箱小学工作时,他三女儿病重,叫他回家看看,他坚持上完当天课,摸黑二十里回到家,请来医生,女儿已经不行了。他说:女儿死了,在家也没用。天不亮又折回学校,没有耽误第二天上课。
为改变山区教学条件,他卖掉怀表,买来工具,学会了木匠泥瓦匠手艺,自己动手修建校舍。张家湾小学要修五间教室,国家拨款一千四百元,打完房基、土墙,钱就用光了。为了早日建好教室,他拿出八年积蓄的一千一百元,买来木料和砖瓦接着干。连田小学教室渗水,要挖条排水沟。他每天挖、背土一百五十筐。一条宽五尺,深七尺,长十几丈的排水沟,利用业余时间挖成了。这些年,他为九所小学盖房、为解决学生困难共献出了二千四百多元,投义务工三千多个。有二十个暑假、二十四个寒假和春节在学校修盖校舍。现在,他工作过的学校,教学条件已初步得到改善。
有人说:“覃遵荣对自己太刻薄了。”他说:“我的钱来自人民,要用之于民。自己生活过得去就行了。”虽然他每月收入六十六元,但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去年修“道人岩”时,宣传部门提出为他照张像片,他翻遍箱子也找不出一件没打补钉的衣服。覃遵荣的心愿,就是能让更多的土家族孩子入学受教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