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生产战线上的伟大胜利 记驻新疆人民解放军一九五○年的大生产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2-23
第2版()
专栏:

  生产战线上的伟大胜利
  记驻新疆人民解放军一九五○年的大生产运动
  胡中
一、“我要高呼:解放军教育了新疆人民。”
驻新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五○年所进行的大生产运动,有着巨大的意义。它不仅解决了各地部队的粮食供应问题,节省了巨大的粮食运费开支,改善了部队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并推进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
首先,是新疆各族人民在解放军勤劳生产的感召下,对劳动的看法开始有了改变。不以劳动为荣反以劳动为耻的旧社会的传统寄生思想,开始销声敛迹了。在迪化、伊宁等城市里,大批机关干部及各阶层人民,协同解放军投入了修筑乌鲁木齐河堤岸和挖修皇渠的劳动;在乡村,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已被激发起来,掀起了开荒、修渠的热潮。
其次,是打破了新疆各族人民传统的、落后的耕作法。传统的看法,认为北疆气候寒冷,不能长棉花。但解放军在沙湾、景化一带应用苏联棉种试种棉花已获成功。每亩棉田平均产皮棉六十市斤,好的达百市斤。这说明北疆非但能种棉花,而且有很好的收获量。传统的看法,认为新疆不能种植茶树,致新疆人民在生活上每天必需的砖茶,要远从湖南运来。但解放军在库尔勒等地试种的茶树长的很好,说明南疆是可能种植茶树的。这样,北疆的棉,南疆的茶,如能示范推广,普遍种植起来,对新疆人民的经济生活,将有莫大的意义。
新疆人民传统的耕作法,是撒了种便等着收割,不锄草也不上肥。种的地多,但每亩地的收获量低。解放军带来了较进步的农作法,收成好的稻子每亩达千余市斤,使各地人民相信了要精耕细作才会有好收成。他们逐渐学会了拾粪施肥,锄草间苗。新疆人民种稻子的传统习惯是撒种,而且种得稠。解放军在几个地区试验插秧和点种,稻长得好,收成也高,并且比撒种节省水量。插秧和点种的大量推行,不仅可以增加稻的收获量,而且因用水节省并可增加耕地面积。
因此,去年十月间在迪化举办的全疆生产展览会上,七十岁的俄罗斯族教员迪牙阔夫,在看到解放军参加生产建设的各种像片和图表以后,他在意见簿中兴奋地写道:“我要高呼,解放军教育了新疆人民。”
二、向风雪、戈壁和饥寒搏斗!
去年的庄稼是丰收的,各地部队都打起新仓来储藏他们收获的粮食。当一担一担的粮食被运进新仓的时候,指战员们记起了刚到生产地区时那一段和风雪、戈壁沙漠以及饥饿寒冷搏斗的日子。
去年三月,远驻在帕米尔高原下面的人民解放军,开始从吐鲁蕃徒步行军,横跨了三千六百里的戈壁沙漠,到达了驻地。当地没有人烟,他们便搭起帐篷;帐篷不够睡,便睡在露天下面;那时冰雪还封着大地,风大生不着火,便吃不上饭,没有油、菜,就靠吃盐水下饭。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他们开始进行着大规模的生产运动,用自己的手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最初,困难的情形是难以想像的。驻伊宁某团警卫连上山开荒时,一天只吃一顿饭,连一口水也喝不到,每人噙着一根湿草而坚持劳动。在玛纳斯河岸生产的部队,因为粮食运输困难,有时候吃的是无法磨成面粉的囫囵麦子,有时连囫囵麦子也吃不上。没有菜蔬,部队挖着野生的菜吃。部队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着种种困难。没有生产工具,自己就动手制作;没有畜力,就用人力拉犁,没有种籽,部队就改吃杂粮,把麦子节省下来作为种籽。有不少单位,忍受了成群蚊虫的叮咬,蒙起面具,坚持着开垦草根与红柳根密如蛛网的草地。
经过了一年的辛勤劳作,他们的劳动收到了美好的成果,荒凉的新疆开始改变着原来的面貌。在帕米尔高原、在伊宁、在玛纳斯河岸以及其他各地,原来没有人烟的地方,现在建筑起了房舍。原来的一片荒原,现在种起了庄稼,放牧着成群的牛羊。新的水渠挖起来了,荒地开垦起来了,新的农庄建立起来了,田野间荡漾着新的声音——部队劳动时愉快的歌声和欢笑声。
三、革命英雄主义
一年来,指战员们是在不妨碍军事任务的前提下,以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投入了生产战线的。女同志们和炊事员变工,她们担水、送饭、打柴,还帮着在地里拾草根、点种籽;炊事员们也打柴种菜。部队家属们也组织起来参加生产。担任生产任务的部队,全体人员卷入了劳动生产的热潮。不少指战员们双手都打了血泡还坚持开荒,不肯休息;有时水渠决口了,立即有指战员们冒着澈骨的寒冷,跳下水去,用身体堵住缺口抢修。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崇高品质。
部队里普遍展开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生产竞赛和群众性的表扬鼓励。政治工作人员所创造的宣传鼓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带红花、在名册上点红蓝黑点、记功劳簿、升降图表、活动墙报、广播、班排组合竞赛、夺红旗运动、夺钁头运动(以标准钁头奖给模范单位或个人)、物质奖励、家属慰问等等。这些政治工作,鼓舞了指战员们的劳动热情,正如在战斗中涌现了无数战斗英雄一样,在劳动生产战线上也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和模范工作者。仅据某部统计,一年来全师产生了三个模范连、六个模范排、五个模范班、六百九十二位劳动模范和模范工作者;而在历年战争中久经考验的战斗英雄们,一经转入生产战线,就成了劳动模范。
特别显明的例子,如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某军战斗英雄陈才德,在生产中积极带头,浇棉田时水渠冲了一丈多的缺口,他自己首先下水,在半腰深的水里堵了一夜,个人开荒则达到二十八亩四分;又如连续突刺一千六百余次的战斗英雄郭仰森,在生产中首先订出全班生产计划,领导全班完成每人开荒十七亩的计划,他本人则完成了二十亩;在三年中立过十一个功的战斗英雄陈全魁,在生产中第一天开荒即达一亩九分五,为全团最高纪录,以后每天开荒三亩。陈全魁所领导的排,每人平均都开荒二亩以上。
四、劳动生产战线上的伟大胜利
一年来的劳动,有了巨大收获。全疆部队共开垦土地八十三万余亩,加上去年压种冬麦十余万亩,共开荒达百万亩。其中除十七万余亩地因水、旱、虫灾遭受损失,没有收成或收成很少外,其他均获丰收。据统计,共收获粗细粮约七千万斤,特种作物(棉、麻等)五百九十余万斤,油料饲料七百三十七万余斤,瓜果菜蔬四千五百二十四万余斤。
某几个单位成绩更大。某团开荒五万三千余亩,收获可供该团一年半至二年的食用;某团除农业生产外,另兴修国家工程建筑,可供该团全年除服装以外的全部开支。如以连队为单位来计算,某团一营一连可自给五年;三连可自给三十五个月,而该连战斗英雄宋献银同志全年个人垦地八十五亩,收获可供一个人十年的食用,宋献银班的收获可自给八年。
部队又用节余的伙食费和津贴发展了畜牧业。全年共饲养牛万余头,羊十六万八千余头,猪一万二千余口,鸡三万三千余只。
此外,兴修水渠一百十五万余公尺,能灌溉一百二十七万亩良田。建筑房舍九千余间。修建各种场矿作坊四百三十余处。植树二十二万余株(约半数能活)。并修筑了其他国家工程建筑。
在生产中,由于部队正确地执行了民族政策和遵守群众纪律,并在用水、耕地、种籽等方面帮助解决了各族劳动人民的困难,新疆各族人民对人民解放军表示了衷心的感激。融洽的军民关系,加强了新疆各民族间的亲密团结。
在一年来生产胜利的基础上,除一部分部队的指战员们要担任保卫国防,巩固治安及加强训练的任务以外,担任生产任务的部队,正在积极准备迎接今年更巨大的生产任务。在今年的生产中,劳动热情和科学技术更进一步地结合起来,他们相信将会做出更大的成绩。他们正准备为完成全年粮食自给,为达到各种作物的标准产量而奋斗。
指战员们由于自己亲身参加劳动生产的体会,他们对新疆的建设满怀胜利信心地写了下面的诗句:
“人说新疆太荒凉,不知新疆有宝藏;
劳动能够翻天地,新疆定会变天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