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在摸索中成长——刘兆林小说创作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02
第7版()
专栏:

  在摸索中成长
——刘兆林小说创作一瞥
  殷晋培
刘兆林写小说非今日始,但他的作品颇长时间里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他苦恼过,思考着在新时期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中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来。这一条探索的轨迹,清晰地呈现在他近两年来发表的作品中。
1982年发表的《爸爸啊,爸爸》,可以说是他苦恼时期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一位患精神病的退休老教师,整日忙于在军区大院内捡破烂,弄得他在军区当干部的儿子处境尴尬、脸上无光。作品立意歌颂一位精神有病的老人尚思为国出力,但小说透露出了作者艺术情趣上的弱点:为了对捡破烂老人的动机造成悬念,作品过分地借助于误会法,这样制造出来的矛盾冲突自然难有避人为之嫌。1983年初发表的《爱情线·事业线·生命线》,是他努力塑造当代军人英雄形象的一次新尝试。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为事业而舍弃生命与爱情的牺牲精神,确实闪现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光彩;小说中的一些场面也写得颇为真实,不乏动人之处;但选择主人公从病危到牺牲这一特殊的切入角度,多少仍残留着追逐离奇的痕迹。稍后,作者又发表了《雨后,山谷静悄悄》,从艺术上看,这篇小说真实而又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只是结尾意外翻车,导致主人公为抢救小孩而牺牲的情节颇多突兀感,人为的痕迹忒重。这说明作者在表现生活时,过多依赖于偶然性,过于偏爱离奇和奇特,对隐藏在生活现象后面的必然因素还没有能充分把握住。
中国古典小说素有“无奇不传”之说,但奇有可信与不可信之分,新奇和离奇原是一褒一贬的两极。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生活中的奇,并非都能进入文学,需经选择和提炼。只有选择那些有充分生活依据、符合事物运动规律的东西,才可能创造出新鲜而又真实的文学作品。对刘兆林说来,只是到《雪国热闹镇》,他才开始悟出其中的道理。
短篇小说《雪国热闹镇》确实给人以新奇之感。小说写的是北疆国境线上一处美之曰镇其实并没有镇的江边村落,这种特异的环境,本身对读者就具有新奇的吸引力。新兵牛奔的到来,为这块缺乏热闹的雪国僻野,平添出只有在这特殊背景下才能展开的一番热闹来。这个心地善良、思想活跃、却没有受过部队严格纪律教育的新兵,来镇才几天,就越过班长杜林,为镇上唯一的居民瘸汉张荣庆保媒娶了个哑巴媳妇。牛奔和班长杜林之间由猜疑逐渐演化成激烈的冲突。“热闹镇”真是闹得不可开交:哑巴早产,牛奔失踪,杜林既为小孩没奶吃而一筹莫展,更断定牛奔持枪外逃而怒火中烧。岂不知牛奔这时正拿着班长的烟酒,于大风雪夜自作主张,越过国境线,潜入他乡去偷换婴儿急需的鲜奶。这是一场误会,但却真实可信。因为受“左”的习惯思想束缚的杜林,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却又有些散漫的城市兵牛奔,必然要产生可笑的误解和曲解;而故事又发生在特殊的地点、特定的时刻,牛奔不辞而别的特殊行为,也确实造成了一种连读者都在盼发奇想的悬念感。人物思想和行为的动机符合生活逻辑,整个故事也就洗净了那种人为的矫饰和做作感。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写得虽还不是那么鲜明和深刻,但这并不影响小说的魅力,这里的奥秘就在于小说描绘了一幅祖国僻野边镇的热气腾腾的生活画面,那画面中洋溢着一种浓郁而又新奇的生活气息,特别是人物那不尽合法却入情入理的行为中,充满着一种生活在雪野僻疆的青年军人的活泼朝气和军民关系中温暖的人情风味。
对刘兆林说来,这意味着突破。但这种突破多少还是沾了题材新奇的光。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新奇的题材并不是俯拾可见的。那么,如何在和平时期的日常军营生活中开拓出更有新意的境界,这是一个更有难度的课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的中篇新作《啊,索伦河谷的枪声》标志着刘兆林的创作登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个中篇描写的是我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属于传统题材,已无新鲜感。但小说偏从难处入手,潜入貌似平淡的生活领域,而获得了自己别有新意的独特发现。
小说主人公、新任连队指导员冼文弓,面临着严峻的局面。他回到培育他成长、如今却令人痛心地变得十分落后的连队。连长王自委资格虽老思想却严重衰退,平庸度日又傲慢专横;战士中有的因受过冤屈而心情苦闷;有的思想活跃却受到压抑;更有的竟冒充高干子弟而颇受青睐……思想上的严重混乱,使得连队象没有灵魂一般处于涣散状态。作品尖锐地把连队生活中的矛盾和盘托出,表明了作者敢于正视生活的胆识和勇气。更难能可贵的是,作品在多层次的矛盾冲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富有改革精神的基层政工干部的鲜明形象。
冼文弓有理想、有志气、有才学,他不仅敏锐地发现了连队存在的严重问题,而且善于从辩证的角度,去发掘消极现象中隐含的积极因素。冼文弓的行动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明确自己的工作对象是八十年代的一代新兵,这些战士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尊严更为敏感。对待这样的战士,老一套的政治工作方法显然已不很适合了。冼文弓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和对象,在继承官兵平等、干部带头、发扬三大民主等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作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懂得心理学的优势,从研究、掌握战士心理入手,以同志的热忱、战友的深情,迅速赢得战士们的信任和友谊,然后引导他们充分发扬潜蕴在各人心头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历史责任感的认识,为重建军魂献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改造客观环境的过程中,冼文弓从战士们的优美情操中吸收营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不断得到升华。冼文弓是一个在新情况下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新人形象。
这个中篇以刻画人物心灵的鲜活感见长,这说明作者已逐渐摆脱过多依赖特异事件和变故的偏好,而具有了深入把握人物内心的能力。自然,也有未尽人意处。譬如王自委的转化显得勉强、依据不足;艺术上,作者有时亦有渲染过头的地方。我觉得对这些弱点不必过多地挑剔。在探索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坚定自己的步伐。作者正在不懈努力。前不久,他又发表了《枪声》的续篇《黄豆生北国》,对道德情操领域又进行了新的探索,虽然未见得出现更大的突破,但只要保持这种势头,相信他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