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介绍实行公办民助的小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2-23
第3版()
专栏:

  介绍实行公办民助的小学
李扬 郎洁华
(一)为什么要实行公办民助?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经济生活普遍上升,要求学习文化的热潮日益高涨。据最近统计,东北的辽东、辽西、吉林、松江、黑龙江、热河等六省和沈阳市郊共有农民兴办的村学二千八百五十八所,学生二十万零五千六百八十六名。山西代县、宁武、阳曲、静乐等四县群众自办的学校有一百四十一所,学生二千四百零十人。察哈尔省朔县有民办小学八十七所。湖北黄冈有民办学校一千二百所(缺学生人数);武昌十二个乡镇有一百五十五所,学生二千一百七十九人;襄阳专署一九五○年上半年增加了民办公助小学一千三百八十八所,学生六万五千九百二十六人。山东泰安、湖南新田、安徽、平原、皖南等地,都有群众自办的小学。
这说明了广大的人民迫切要求他们的子女能够进入学校读书,如果我们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们就一定会脱离群众。因此,公办民助是值得各地大力提倡的。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财政情况还比较困难,还不可能普遍、大量地设立学校,来满足广大人民的要求。实行公办民助,就可以依靠群众,解决经费困难问题,并保证教师的生活。一般地说,乡村小学可向学生收一点学费,初小每期每人最多不超过五斤米,高小每期每人最多不超过十斤米,但贫苦学生,经村政府同意,得免收学费。但我们必须严格防止强迫命令和摊派的现象。
山西五台、榆次及察哈尔省的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一办法是好的、行得通的。
(二)怎样进行这一工作?
首先要办好学校。五台、榆次、蔚县的工作经验证明,要实行公办民助,主要关键是办好学校。因为只有这样群众才会自愿地出米出钱帮助学校。如蔚县柳河口教师周元同志教书教得好,群众自动给他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问题。但必须指出,公办民助的目的决不是单纯的救济教师,而是为了办好学校、教好学生。
其次,要访问家长,多多征求他们对学校的意见,并向他们说明公办民助的意义,进行酝酿。教师应虚心的接受大家的意见,努力改正缺点。学校办好了,家长也就更满意了。
再次,要搞通干部和教员的思想。因为某些干部和教师在思想上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甚至有抗拒思想。如有的干部认为,教师会干啥?为什么要加薪?教师方面呢?怕行不通;怕学生缴不起米不来上学;怕缴的米少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大家都希望政府加薪,不去依靠群众来解决问题。这都是由于他们不相信群众,低估了群众的力量的缘故。
第四,我们可以通过人民代表会来做动员说服工作,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因为人代会是全村人民的民意机关,而代表们又都是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人物。
最后是成立家长委员会。五台、榆次、蔚县三县的试验工作证明,家长委员会是改进学校、使学校和家长密切结合起来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也是公办民助的行动机构。家长委员会在发动群众出米、说服部分落后家长上,能起很大的作用。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上也能起不小的作用。家长委员会一般以三人至五人为宜(较大的村庄可增加至七人到九人),选一积极的家长任主任委员。家长委员会的经常工作一般是:反映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参加有关的会议如校务会议和教导会议;向各家长传达学校的意见;经常动员儿童入学;动员家长出学费。
(三)公办民助的好处
公办民助,可以适当的提高教师的待遇,安定教师的工作情绪。五台县三个不同类型的村庄,在试验中,初小每期每人收学米五斤,贫穷的减免。这使每个教师每月增加二十四斤到四十二斤小米的收入。榆次县每个教师每月平均增加五十斤小米。蔚县西辛庄教师,每月可得到补助米四十斤,并由村中给学校拨了公田八亩(由村中代耕)。
公办民助,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态度,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五台县南桑泉轮回小学由于教师段春来工作不努力,只剩下了一个学生,群众对他都很不满意。后来他听到虎汉村实行了公办民助,心里很难受,决心要把学校办好。经过他的努力,入学儿童增至十名,并推动全村的老乡来办民校。
公办民助,可以改进群众与学校的关系,使大家把办学当做自己的事情。五台大建安村家长们都说:“工作组同志帮助我们把学校办好,真是给我们办了一件好事!”老乡徐先福的女儿,在学校办好之后,读书更努力了。她的母亲就到处夸耀他。
公办民助已在三个地方试验成功了。我们要加以提倡,使它在广大的农村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