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用多种办法扶持农村食品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07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用多种办法扶持农村食品工业
  东光 丛文
我国农村食品加工业正出现蓬勃发展的形势,不仅对农村经济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城市经济、对轻工业的发展都有极大关系。农村食品加工业行业很多,有粮油加工、肉类加工、果品加工、制糖和淀粉、乳品、蜂产品、食用菌加工等十多个行业。这些行业所需的原料、生产工艺与技术设备等各有特点,国家对这些行业制定的经济法规和政策等也有所区别,因此,根据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情况和食品工业情况,对发展农村食品加工业应采取多种办法予以扶持。
对于当地原料充足、加工技术比较简单、设备不很复杂、产品又有销路的食品加工业,应该在技术、设备上给以支持,放手发展。例如,近几年来我国北方的玉米、土豆、黄豆,南方的稻谷、红薯丰收,一些地区时有“卖粮难”的情况出现,而城市对淀粉、粉丝、粉皮、豆制品等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特别是豆制品,城乡都感不足。最近,四川省轻工业系统正在试行与农村“两户”联办食品工业,一是联办原料基地;二是联办粗加工或简单加工,如淀粉、果酱等;三是联办原材料代收、代运、代购,如甘蔗运输到厂、啤酒瓶回收等。四川的这种做法是值得仿效的。
对于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食品加工业,如乳制品,在发展原料生产的同时,必须考虑安排好相应的加工能力。奶牛、奶山羊发展以后,乳品加工需要跟上。轻工业和商业部门的机械厂要积极研制小型的乳制品生产设备,以满足农村小企业和专业户加工的需要。而在重点乳制品生产基地,则不宜再发展小企业,以免与国营大厂争原料。
原料适宜分级利用、综合利用的食品加工业,需要积极开展工农联营,合理地利用原料。如罐头行业,以往农村只管提供原料,由城市的罐头厂加工。近几年许多地方乡村也搞罐头加工,但因设备和技术条件较差,往往产品质量不好,把好的原料浪费了。如果罐头厂实行原料优质优价的收购政策,让利给农民,同时积极支持农村对次果、落果的加工利用,可以收到工农两利的效果。
技术难度高,生产规模大,基建投资多的食品加工业,兴办时一定要慎重。现在,农村不少地方提出要上味精厂,以为原料容易解决,产品价格高,利润大。这是对味精生产的特点不够了解造成的。味精生产技术复杂,卫生标准高;味精生产用酸多,污染严重,三废治理要求高。类似这样的行业,不可贸然上马,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还有很多社队想建啤酒厂,认为原料销路都不愁。事实上,啤酒厂的生产规模要求较大,达不到万吨是很难有好的经济效益的。制糖业也有个规模问题,五百吨以下的糖厂,也很难有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农村有资源优势,有剩余资金和劳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势在必行。各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多种经济联合形式,在工艺技术,人材培训,提供信息,宣传政策等方面给以支持与指导,使种植业、养殖业与食品加工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农村食品加工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