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当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情况究竟如何? 江苏省的调查表明:“左”的影响顽固 问题远未解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08
第3版()
专栏:

当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情况究竟如何? 江苏省的调查表明:
  “左”的影响顽固 问题远未解决
本报讯 记者孙健、朱维群报道:当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不是已经够了,而是差得远。江苏省对全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情况的检查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今年6月,江苏省委组织部组成以厅局级负责人和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为主的八个检查组,分赴徐州、连云港、扬州、常州等市全面检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全省各市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条件普遍有了改善,有一批知识分子入了党。但是,各地发展情况不平衡,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有的甚至还很严重。可以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现在只是个开头。
目前,虽然有一大批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但不少人有职有责无权,工作受干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是科技干部对业务、技术和用人的意见往往得不到尊重和采纳。据盐城市调查,知识分子在领导岗位上基本能发挥作用的占57.1%,只能部分发挥作用的占28.2%,积极性受压制、难以开展工作的占14.7%。盐城市某县一位工程师提拔担任制药厂厂长后,坚持对原料酒精先化验后投料的科学做法,但该厂党支部书记强行将酒精不经化验投料生产,并拍着胸说:“我负责!”结果造成该厂生产的八万瓶止咳糖浆全部报废,损失三万元。
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中小学校更为突出。江苏省一百零六个全国优秀班主任中,只有三十多个是党员;南京市九中三十九个班主任中,没有一个是党员;苏州市有30%的小学一个党员也没有。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工作混乱,“文革”派性影响没有消除,二十五年来没有发展一个党员。主管部门说,这种状况还不知何时能改变。
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思想不纯,存有偏见,妒贤忌能。溧阳县卫生防疫站的书记怕知识分子入党后自己当不成书记,就不让他们入党。有的党员说:
“把知识分子提到领导岗位,再入党,好事全被他占了!”甚至说“别的我卡不住,入党要我举手,我就不举手!”也有的党组织借口知识分子思想复杂,抓住他们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等不放,无限拉长考验时期。
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差,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尤以中小学教师的问题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徐州、常州、南京三市中小学教师中有五千三百三十六户住房困难,其中二千八百四十六户是无房户。
中年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下降没有明显好转。医务部门反映,在各系统人员中,中、小学教师身体素质最差。因此,有的教师不愿再当教师,学生普遍不愿报考师范。有的教师子女对家长说:“你让我读师范,你自己还没有苦够啊!”财政部门对中、小学卡得过紧,有的规定太死。南京市有一个学校从校办工厂纯利润中提成了一点给老师们买一个保温杯、一斤茶叶,市财政局认为不合法,硬从教师的奖金中扣掉这笔钱。还说:“我们几乎快没什么权了,现在还可以管管中、小学教师。”
此外,平反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还留有尾巴。如徐州市农科所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的农艺师倪慧生,“文革”中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至今复查结论上还写着“没有构成现行反革命罪,实属犯有严重政治性错误”,市委农工部和所里多次要求政法部门复查,至今未获解决。
检查组认为,当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障碍仍然是“左”的思想影响。有些人对党的政策心里有气,顶着不办,有些人总怕知识分子占了“便宜”。也有些人对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稍有成绩就盲目以为差不多了;甚至认为报纸的反映,知识分子的呼吁是“过分”要求。
江苏省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准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