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合作社的供应与推销业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2-25
第2版()
专栏:合作事业

  合作社的供应与推销业务
周钧
转变“供销一揽子”的经营方法
一年来的合作社经济,由于各级人民政府的扶助及国营经济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发展,截至去年九月底止,已有社员二千五百万人。这种巨大的群众经济组织,正在不断地发展、扩大。经过整社,逐渐肃清各级社的资本主义经营思想,改变了作法,贯彻了上级社为下级社服务,基层社为社员服务的方针。特别是今后推行配售制、使合作社纳入正规后,社员对合作社的关系将更密切。他们的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部分——农副产品的推销及生产资料、日用必需品的供给,也就依靠合作社全部或大部来解决。这样一来,合作社经营的商品增加了,任务也繁重了。为了完成社员所交付的任务,作到廉价而应时地供应社员生产资料及生活必需品,合理地迅速地推销农副产品,以满足社员的经济生活,必须有一个新的适应任务的业务经营方法。如在业务上仍实行“综合经营”“供销一揽子”的形式,是不能应付业务日益复杂化的局面的。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并吸取苏联的经验,将过去的综合业务,分为供应与推销分别经营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供应业务就是自上而下地供给社员生产资料与日用必需品。而推销业务就是将农民(社员)所生产的农副产品、原料,自下而上地组织销售。
供应和推销业务分开经营有什么好处呢?由于推销与供给设有专门机构,就能够根据社员的要求,分别负责研究、计划,施行分别使用资金,不仅使社员的农副产品得以迅速地以合理的比价推销,生活和生产资料廉价而及时地供给,切实地满足社员要求,而且在代替国家收购土产、原料时也容易完成。“供销一揽子”经营所产生的盲目供销、积压资金,供销不协调,彼此不照顾等现象,自可避免。此外,供应、推销的分开,对实行经济核算,合理经营,也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如有的合作社共有资金十三亿元,收购社员棉花即占去十一亿元,社员要求生产和生活资料,就不能解决,这就大大影响了对社员的供给业务。反之,即可合理地分别使用资金,满足社员的要求。
根据东北各省社这一时期的体验,认为供应、推销分开后,业务范围较前清楚,便于经营,逐渐转变了过去业务上的紊乱现象;对于下层社的业务情况及材料,也容易掌握了。
合作社供应业务中的缺点和改进的方法
合作社供应业务的任务,不仅是有计划地供给社员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把工农业产品廉价而及时地供给到消费者、生产者(社员)手中,而且更积极的是,刺激生产,影响生产,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而生产,达到生产计划化。同时,联结个体的消费者,变自由市场为有组织的市场,使城市与农村之间,县与县之间,省与省之间,广泛地开展合作社内部的商业,建立纵横的合作社贸易网,以便有力地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
合作社企业,虽然在一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在生产救灾、组织城乡贸易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供应业务上,还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如追逐市场,盲目经营,不从社员需要出发,只从干部喜爱着想,不按季节经营等,因而发生了有的社经营煤炭,不从社员需要出发,而从产地和销地的差价大小着眼,在矿厂订煤,供给自由市场。有的社盲目的订购绒衣,结果下级社需要不多,积压了千余件,几个月销不出去。有的农村社到上海采购大批消费品如刀片、刀架、饭盒、女拉链鞋、高跟鞋、跳舞袜子、小孩尿布等,因不适合农民需要,只有运津转售。有的社却在立秋后运来凉席,因已过季节,长期存放。也有用麻袋装运雨伞,磨掉油漆,难于出售。这样,就严重地障碍了合作社的正轨发展和经营合理化。
合作社的供应业务应该怎样做呢?应该是变盲目经营为计划供给。去年若干合作社在贸易工作上曾有凭估计定计划,根据全省总人口需用商品数,计划供给若干,或是见到当地商人采购某一种商品,而合作社也去追随采办的盲目经营现象,转变这一作法,首要是:加强基层社的调查统计工作。这是计划供给的关键。基层社要利用社员代表会或社员小组会,调查每个社员每月每个季节(如播种季节、春节、中秋节等)或全年的实际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必需品的种类、数量、牌号、规格、到货日期等。基层社加以综合统计,在本身力所能及、产地临近的情形下,可以组织“联购”“赊购”。例如社员需要食油、肥料等,在附近即有油厂,基层社即可组织社员,预付货款,购回分配;或与油厂订好合同或协议,先取货,货到现分,凑款还账。这种办法,既省资金,又可迅速解决社员的要求。另外如地方性的商品,基层社可以自行采办供给。在基层社无力供给的商品,按月按季或按节令,制订计划(包括商品种类、牌号、当地市价、交货日期等)交县联社解决。县联合社接到全县基层社的零售计划后,综合统计,亦根据以上办法,予以解决。县不能解决的交省,省及大行政区联社不能供给的部分,交由全国总社解决。这样自下而上地制出零售计划,再由上而下地按质按量按计划供给,再辅之以“逐级定货制”,盲目经营自可避免。
合作社在施行计划经营的同时还要注意商品的运输、保管、成本等问题。第一是直线送达商品,降低运输成本。为要作到廉价供给,给社员以物质实惠,即须实行直线供给,减少商品的流通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使商品从生产场所直接送达消费者面前,从而降低成本。去年春季,河北、平原省社运粮,从天津按计划分运到接近消费者地区,减少了流转层次,节省了大量的运费,减低了商品成本。如全国总社拨给下级社的商品,协同省社按计划直发县社仓库,或发所设批发站,县社按基层社计划分发各村,然后按量对社员进行分配。这种统计分配的方法,是合作社供应工作中进步的制度,应认真贯彻推广。
其次是认真保管商品。商品的保管对供应工作的开展关系很大。在许多合作社的领导干部中,对现金的保管重于商品的保管,因而造成因轻视商品保管而蒙受损失的现象。克服这一缺点,首要是领导干部应从思想上重视这一工作,指定专人经常检查仓库的防火、防雨、防盗设备,商品存放日期,保管技术方法等。保管人员则必须钻研每种商品的性质、特点、保存期、含潮量,轮流抽查,鉴别货色,注意虫吃鼠咬,日晒风吹,保证商品不变质。
第三是发扬民主,规定各级社的定额利润,以达到广泛吸取社员意见,改进供应工作经费和较多的给社员以利益。在利润的分配上,过去有些地区的合作社远途采购商品的地区差额,或加工定货的好处,大部归上级社独有;商品到社员手中,有的稍低一点,有的与市价相等。这是不符合“廉价的买到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使社员真正得到物质的实惠”的精神,并使供应工作增加了若干困难,以及影响到社员与合作社的关系。如能采取“上少下多”的原则,确定各级社的定额利润,对供应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合作社推销业务中的缺点和改进的方法
合作社的推销业务,和供应业务是同等重要的。在完成土地改革、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农村中,农民(社员)的迫切要求,是将自己的农副产品迅速地以合理比价推销出去,以便投资于农业生产,或换回生活必需品。各级社加强农副产品的推销,就成了目前的重大任务。因为只有给社员将产品找到销路,提高其购买力,农业增产计划才能实现,生活才能改善,工业品的市场才能巩固与扩大。这是活跃城乡贸易的关键。
目前合作社在推销业务上是存在有若干问题的。各级社推销土产是有很大成绩,但也发生了许多缺点。首先是不问销路如何,盲目收购。单纯从满足少数社员临时的要求出发,忽视多数社员更大的利益,形成采购工作上的片面的群众观点。如有的专、县社,不管销路,盲目收购知母、黄柏及山货等,长期卖不掉、压住资金,不能继续为社员服务。有的专区社,收了火硝、盲目运往东北,存了一年销不出去。类似这样盲目经营,是较为普遍的。其次是搞推销从盈利出发,不是从多给社员解决问题着想。如有的省社在津推销药材,有销路时,因等行市和妄想等待价涨不卖,后来落价卖不出去,影响推销任务。有的社以土产与友区交换时,力争高价多赚钱,影响了迅速推销。再次是缺乏经营技术及起码的商业知识,致使物资受到损失。如有的社运硫磺不包装,损失很大;有的用煤车装猪肉,运到后已变成黑肉。这些盲目推销的现象,严重地妨碍了合作社推销业务的进行,影响了社员农副产品、土产品的推销。
如何开展推销业务呢?第一是在积极推销土产品,为其寻找新的市场精神下,“以销定购”。正确地掌握社员土产情况,找好销路,再行收购。农村基层社按季节或年度分别统计社员要出售的农、副产品、土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规格,报告县社。属于地方性调剂的土产,县社统一找销路,订合同,再组织基层社按合同直接交货。县社不能推销的,汇报省社,省社找好销路、订立合同后,再组织县社直接交货。省社不能解决的,报请上级社找销路、订合同,然后按合同布置收购,定期交货。这种自下而上的统计,按销定购的作法,是克服盲目经营的有效办法。同时可以避免商品走弯路,减少了流转层次,从而减低流转费用。第二是举办“委托推销”。土产找到市场后,先由社员拿出土产,订好契约,写下保证,卖出土产再付货款。如有盈余,还可返还一部。或者实行代销,货物卖出后,按数量分批付款,合作社抽一定的手续费。这种办法,既省资金,又能把土产推销出去。是开展推销业务的有效办法之一。各级社在试行这一办法中,应作到保证信用,盈亏开支向社员公开。第三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进行加工、整庄、制定商标,使商品规格化,以巩固与扩大市场。如草席、硫磺、药材、口袋、豆油、山货等,经过加工,统一质量,固定标准注明商标,逐渐打开市场,扩大销路。河北省的土布,采取这种办法,基本上解决了销路问题。有的社运津凉席不好销,商人买去加工、整庄印上商标后,不仅价格提高,同时也便于销售。
此外,密切与友区社及公私企业联系,广泛地开辟销路,采用“换购、预购、赊购、联营”等办法及组织运输、建立堆栈等,都与推销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