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掘进”精神的赞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1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掘进”精神的赞歌
雷进
在矿业生产中,掘进为生产开路,没有掘进,就没有回采;掘进和生产的比例失调,就会造成生产被动。在其他领域里,特别是在当前的农村商品生产中,也要有一部分人具备“掘进”精神,在前面作开路先锋,给大多数人趟出一条致富的路来。
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要发挥当地优势,是对的。但优势何在?乾县石马道村,既不靠海,又非城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自然资源,只是一群向来不出门的妇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然后不断发掘和进取,终于刨了穷根。象李秀芳这样的普通庄稼人,并不身怀绝技,只因为有了党的富民政策,在别人看不起的地方“打出去”、“掘进去”,找到了发展商品生产的金钥匙。她的这种“掘进”精神,值得赞扬。
任何地方,优势劣势都不是绝对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穷乡僻壤亦有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优势就是具有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可能性,那么一个乡、一个村、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优势。越是边远地区,往往发展生产的潜力越大。
优势能否充分发挥,主要是看人们主观努力如何。因此,一个地区的人具备“掘进”精神,本身也是一种优势,并且是最可宝贵的优势。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资源很丰富的地方,长期抱着金碗讨饭吃,就是证明。
“掘进”精神所以值得赞扬,是因为它反映了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时的特征,反映了亿万农民多年来治穷致富的强烈愿望。正是有了这种精神,许多长期穷困的农村,才在短时间里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