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哈瓦那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1
第7版()
专栏:古巴通讯

哈瓦那印象
本报记者 姚春涛
初夏的哈瓦那,百花盛开,绿草如茵,万里晴空下,显得格外明快。
乘车游览市容,一个突出的印象是,街道整洁,秩序井然。街上行人不多,车辆稀疏,即便在最繁华的地段也看不到拥挤的现象。退休的老人和学龄前的儿童悠闲地在花园里或海滨大道上散步玩耍。这里的学生都穿着统一的制服,小学四年级之前戴蓝领巾,四年级之后系红领巾。这几年古巴全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平日看不到青少年在街上游荡。
哈瓦那曾是闻名世界的商埠,不过今天却很少有商业的气息。在一些主要街口或高大的建筑物上,挂着“大家都来爱护花草植物”、“努力生产建设祖国”等等标语口号。走进商店,货架上东西不多,品种比较单调,有些商品则凭本计划供应。人们到著名的商业区意大利大街的大商店或到就近的小商店购买日常用品,价格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很少有人逛商店。个体农民生产的东西运到城里来,少部分可在特设的自由市场上出售,大部分则经过政府收购,再按统一价格放到名叫“平行市场”的地方出售。为了坚持全国平衡发展的方针,古巴政府对首都的投资比例小于其他城市,但是占全国人口20%的哈瓦那,生产的产值却占全国总产值的39%。这里的确还有酒吧间、夜总会。周末或节假日,夜生活还很热闹,唱唱跳跳,饮几杯啤酒,活动内容绝大多数是健康的。游乐场所没有专门陪顾客的“女招待”,也不收小费,这在拉丁美洲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对于哈瓦那的变化,几位古巴大学生同记者交谈时,有的说,哈瓦那从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是个了不起的进步;有的则认为,从世界著名商埠或现代化城市应有的发展速度来衡量,还是大大落后了。
他们说,哈瓦那没有那么多汽车,没有那么多污染,看上去是优点;但另一方面,作为经济的动脉,交通不甚发达也反映出经济上还缺少活力。
再如哈瓦那的商业没有竞争,官买官卖,东西多时造成积压浪费,少时则出现走后门的歪风。如果讲到国际贸易,问题就更多了。
这里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群众,大家都认为,哈瓦那需要更大发展,决不能停留在现在这种水平上。(附图片)
哈瓦那最大的饭店——“自由哈瓦那”饭店旁边23号大街的景色。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