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6月6日上海《解放日报》报道摘要: 两家烟杂店承包果然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3
第2版()
专栏:

6月6日上海《解放日报》报道摘要:
两家烟杂店承包果然灵
普陀区烟糖公司和胶州烟糖中心店一年多来顶着压力,在安联、友谊两家烟杂店坚持改革,不断完善两家烟杂店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收入都有上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集体烟杂店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承包后的十七个月,友谊店的月平均营业额比承包前的1982年增长三点六倍,国家收入增长近五倍,集体收入增长十倍多,个人收入增长二倍半,个人平均月薪达到二百二十二元零四分;安联店承包后的月平均营业额比承包前增长一点四二倍,国家收入增长一点七七倍,集体收入增长一点九四倍,个人收入增长一点五九倍,个人平均月薪达到一百九十四元三角一分。国家收入的比例大大高于个人收入的比例。
去年年初,安联、友谊两家烟杂店首次实行个人经营定额承包责任制,一个月内,商店面貌大变,营业额、经营品种、资金周转等项指标均创同行业新纪录,‘老爷店”变成了“便民店”,个人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后来胶州中心店把两家烟杂店的“定额承包”改为“定率承包”,即算出平均销售毛利率,将毛利率分解为国家税收、上缴集体、个人收入三个部分,每月实际毛利率超过定率部分,个人可得一定比例。实行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收入都有上升。两家烟杂店经营品种从承包前的七十多种增加到一百三十多种,“友谊”店的营业时间从九小时延长到十二小时;前店后家的“安联”店的营业时间长达十四小时,夜间还开设服务小窗口,顾客随叫随卖。“友谊”店坚持为老、弱、病、残居民送货上门。两家店还张贴“缺一补十”的告示,有关方面对他们多次进行物价检查,没有发现一起短斤缺两的现象。周围的一些老顾客评论说:烟杂店的方便、公平、热情的传统又回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