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西藏区党委负责人调查农村生产转变指导思想 以牧为主牧农结合发展西藏经济 在生产责任制的形式上不搞“一刀切”,让群众自己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4
第1版()
专栏:

西藏区党委负责人调查农村生产转变指导思想
以牧为主牧农结合发展西藏经济
在生产责任制的形式上不搞“一刀切”,让群众自己选择
据新华社拉萨7月13日电 (记者孙明振)从5月中旬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和顾委会八名主要负责同志,带领自治区直属机关干部分五路深入到那曲等五个地市的农牧区调查。目前,自治区党委还根据调查得来的材料,制定贯彻中央召开的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具体措施,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把经济搞上去,使群众尽快地富裕起来。
以牧为主,牧农结合,本是西藏传统的民族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由西藏高原的特殊自然条件以及藏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习惯所决定的。但是二十多年来,西藏受到“以粮为纲”和重农轻牧思想的影响,牧业生产一直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参加调查的同志普遍感到,把农牧业生产的指导思想迅速转到以牧为主的轨道上来,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等同志在藏北牧区调查时了解到,这里有四亿亩草原,而草原技术人员只有四人,每年直接用于牧业的投资平均一头牲畜仅一角钱,牧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阴法唐等同志总结群众的经验,从草原的保护、管理、合理使用、大种牧草、建设网围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套搞好草原建设的办法,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
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张向明,常委张增文等同志详细考察了主要产粮区年楚河流域和相邻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良田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差地退耕还牧,加快牧业发展,以牧促农,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的设想。他们还同日喀则地区的干部、群众具体研究了退耕还牧的问题。全地区初步决定退耕还牧二十万亩。
各路调查的同志认真研究了西藏实行什么样的农牧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他们发现,这几年各地实行的生产责任制在许多方面是生搬内地的办法。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贯彻后,各地创造出一些简便易行的责任制形式。区党委书记巴桑对山南地区进行广泛调查后提出,西藏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状况千差万别,在生产责任制的形式上决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让群众自己选择,上级领导部门只作示范、引导和提供产前产后的各项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