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闹买闹卖的早市——访日本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4
第6版()
专栏:

闹买闹卖的早市
——访日本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
本报记者 董焕亮
清晨,隅田川映着淡灰的天色,静静地流过东京都腹地。在隅田川与它的支流筑地川交汇处,江边有一个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
天刚透亮,我们赶到这里参观,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那鸣着喇叭熙来攘往的运货卡车,那驾驶小电瓶车大声吆喝着开道的人们,那从码头上卸下新鲜鱼虾和蔬菜瓜果的紧张场面,都使人感受到这早市的脉搏跳动得多么急促!
据这个市场的场长安永介绍,东京都共有二十个副食品批发市场,中央批发市场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整个市场呈四方形,占地二十二万五千平方米,现有职工一万六千人。这里主要是批发各种水产和蔬菜瓜果。每天早上从五点到八点,平均有三万辆各种运货车和六万生意人进出市场。1983年总销售额为七千三百六十五亿日元(约合人民币六十三亿元)。
闹买闹卖是这个庞大市场的特色。这里的交易活动分两级进行,一级是由具备组织货源能力的大批发公司(称第一级批发商)向中间批发商(称第二级批发商)售卖,次级是由中间批发商向零售商售卖。按照政府的规定,每类商品的批发商至少要有两家;两级售卖都必须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使买主和卖主的口、手、眼、耳等器官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买主除争先恐后地用嘴报价外,还不时打出各种彼此会意的手势,表示愿出的价钱。卖主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寻找着最理想的主顾。在果菜交易场,我们看到一个类似篮球场看台的十几层木板台阶上,足足站有两百余名第二级批发商,每人帽前佩戴的白塑料牌上标有号码。二十余名卖主面向他们站成一排,正拿出样品大声叫卖。尽管场地宽阔,有的买卖双方相隔几十米远,但无论哪个买主出示价钱,卖主都能迅速看到,并及时成交。竞争确实逼使他们练出一套做生意的“硬功夫”。
第二级批发商一买下商品,即刻将货物分成两类,一类卖鲜货,一类冷冻待售。市场里有冷藏库九座(三座官营、六座民营),足敷应用。离码头不远还有一个“大物共同解体场”,备有五台电锯,专供买主把肥美的金枪鱼、大马哈鱼等分解开来,以便运输和保存。
这个批发市场的水产、果菜品种十分齐全。在第二级批发商向零售商售卖的水产品商厅,人行通道的两旁摆满了各种鱼、虾、蟹,琳琅满目,色彩缤纷。十多公斤重的活鲑鱼在盛满人工海水的木桶里摆尾溅珠,暗褐色的活墨斗鱼在方形的木箱里踡跼着蠕动,供做喜事用的红色鲷鱼在白塑料箱里闪着艳丽的光彩,刚捕到的白色小银鯅鱼放在黑塑料盒中好似玑珠般的晶莹……日本人很讲究食品与盛器色彩的搭配,认为这样可增进人们的食欲——在市场上就表现为购买欲。在出售果蔬的商厅内,白菜、西红柿、小萝卜、洋葱和桔子、草莓、苹果、香蕉等等,都经过精选加工,干干净净,透着水灵,装在塑料袋和纸箱里,码放得整整齐齐,任人选购。
各种食品的卫生检查极其严格。设在市场二楼的食品检验厅里,纵横交叉的传送带上,一袋袋、一箱箱的食品源源而来,接受东京都市场卫生检查所专业人员的抽样检查。倘若发现有不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定的货物,不仅全部货物要销毁,而且它的生产者的任何产品将被禁止到市场上售卖。处罚是非常严厉的。市场管理人员认为,非如此就不能取得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
早市的喧闹声一直持续了将近三个钟头,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在经济相当发达的日本,中央批发市场为何不用电脑来沟通交易双方呢?”安永先生回答说:“前两年,也曾尝试过用电脑来进行讨价还价,但买卖双方都感到不很方便。他们习惯于叫喊,习惯于闹买闹卖,因为电脑不能传达对方的感情,而通过耳目却可以较准确地捕捉人们的心理。”这回答估计是恰当的。任何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都需要一定的社会心理条件相配合。(附图片)
采购人员正在将买妥的金枪鱼运出早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