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洛阳市建筑设计院知识分子政策至今不落实 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别出心裁 设计人员受尽歧视要求调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5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洛阳市建筑设计院知识分子政策至今不落实
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别出心裁 设计人员受尽歧视要求调离
洛阳市建筑设计院是河南省九个甲级设计院之一,知识分子比较集中。可是,目前该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被完全打乱,一些急待施工项目的设计图纸出不来,大批工程师要求调离。这种状况为建院三十年来所仅见。
问题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该院两位主要领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983年10月,该院以改善知识分子生活条件为由打报告要钱盖的一幢五层宿舍楼竣工后,院两位主要领导背着群众凑了一个由院长、副院长、行政办公室主任和后勤基建负责人组成的分房委员会,不征求群众意见,于10月28日下班前公布了“新楼分配意见”:院长、书记当仁不让,其余中层以上干部每人一套,准备第二天发钥匙,第三天搬家。
方案一出,全院哗然:院长家仅夫妇俩,已住三间一套四十多平方米;总支书记的三个女儿均已出嫁,老两口独住三间五十多平方米一个小院,这次还要占新房。可是工程师张明星一家三代六口却只住二十平方米,自己不得不常住办公室;其他许多设计人员的住房也较紧张,却得不到照顾。
意见反映到洛阳市城乡建设局。局里明确提出要由群众参加分房委员会,重新研究分房方案。可是该院主要领导抱着“大家住不成”的心理,硬是让新楼空关了八个多月,至今不分配。与此同时,他们对给自己盖楼的工作却抓得很紧,院主要领导解散了本院职工食堂,让大家到附近一家企业搭伙,准备拆掉食堂,腾出地皮为自己盖每套近一百平方米的“退休楼”。
洛阳市建筑设计院主要领导的错误做法受到群众的抵制和上级的批评。他们不仅不思己过,反而想方设法迫害对他们有意见的知识分子,终于激起公愤。今年6月9日,该院二十八名助理工程师以上的设计人员联名给洛阳市委写信,吁请尽快解决该所的问题。
洛阳市建筑设计院两位主要领导打击知识分子的现象并非始于“分房”。
1980年,洛阳市科技人员评定技术职称时,该院两位主要领导背着大家,压下十四名工作能力较强、有大专学历的技术人员不报,单单把从未搞过建筑设计的院长报批晋升为工程师。
工程师周建令1961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学院,现在承担该院三个设计组中两个组的图纸审核任务,其职称却得不到晋升,最近已调到其它单位工作。该院1982年晋升的四名副总工程师和四名副主任工程师中,目前在技术领导岗位的仅两名,出现了副总工程师或副主任工程师设计的图纸要由普通工程师审核的怪现象。
这个院不正常气氛已发展到这种地步:一位工程师在会议上提出与院党总支书记不同的意见,竟被这位领导一把抓住,撕破衬衣;一位工程师提升为副总工程师后,组织了一次业务讨论会,院党总支书记竟在大会上公开斥之为“搞非法活动”……
这个设计院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迟迟得不到落实,是院两位主要领导“左”的思想严重造成的恶果。
7月3日,河南日报刊登了洛阳市建筑设计院五名工程师的信,批评该院主要领导对知识分子冷若冰霜。当天下午,洛阳市城乡建设局调整了该院的领导班子,宣布两位主要领导因年龄关系退居二线当调研员。但是,设计院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已引起中共洛阳市委的重视,有关部门已着手查处。人们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本报记者 徐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