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法国中东外交重趋活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5
第6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法国中东外交重趋活跃
本报记者 马为民
在有关各方寻求解决中东问题的努力基本陷于停顿的情况下,法国的中东外交却显示了重新活跃的势头。密特朗总统9至11日访问了约旦,回国途中又在开罗同穆巴拉克总统进行了“工作会谈”。陪同访问的谢松外长随后到特拉维夫,分别会见了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和工党领导人佩雷斯。12日下午他又携带法国总统的信件到了大马士革,会见叙利亚领导人。与此同时,法国总理莫鲁瓦已正式邀请叙利亚副总统里法特·阿萨德访问法国。
法国认为,在美国大选结束之前,整个东西方关系不可能解冻。在此情况下,任何有关中东的主动行动也很难有什么效果。所以,法国总统府人士透露,法国打算利用这一时期同约旦和埃及等国研究该地区的整个形势。
“存在、平衡、和平”是法国在中东奉行的方针。密特朗总统这次访问期间基本上只是重申了这一方针。即使在访问的具体安排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密特朗总统访问约旦和埃及之后,谢松外长立刻先后到特拉维夫和大马士革。谢松在特拉维夫说,他和总统都认为,“到了离以色列这么近的地方不来看看他们是不可想象的。”他到大马士革讲,解决中东问题没有叙利亚的参加是“荒谬的”。密特朗总统在安曼还说,如果受到邀请,他也会访问叙利亚。
在对巴解组织的态度上,密特朗总统在访问期间也只是重申了法国过去的观点: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但不同“巴解组织”发生正式关系。
密特朗在访问期间的言论引起较多议论的,是法国对约旦主张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中东问题的态度。密特朗仅仅表示,“希望有关各方能坐到谈判桌旁。”报界认为,法国对这一建议实际上并不十分热心。密特朗在安曼重申说:“应当注意,不要把东西方对抗的因素带到这里。”穆巴拉克在同密特朗会谈后表示,召开国际会议不是解决阿以冲突的最好办法,而是“替代办法”。人们认为,法国的观点可能与此比较接近。
据此间报纸报道,促使法国的中东外交重新活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法国认为,在目前形势下,约旦和埃及在寻求解决中东问题方案中的地位在上升;以色列即将举行的大选可能会带来新的形势。
约旦对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很不满。今年2月侯赛因国王访美后认为,在美国总统选举结束前,对美国“没有丝毫可以期待的”。美国国会拒绝出售先进武器更使约旦失望。因此,约旦打算把它同外界的关系“多样化”,进一步密切同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关系,希望它们能对美国施加影响,并且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显然认为,发展同这个在解决中东问题中可能起“关键作用”的国家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目前,舆论认为以色列的大选形势可能对工党较为有利,工党对建立“约旦—巴勒斯坦联邦”的态度也不象利库德集团那样僵硬。鉴于法国社会党同工党的传统关系,以及密特朗本人同佩雷斯的私人关系,如果以色列的内部政治格局发生某种变化,法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活动余地就会增大,法国对此至少抱有某种希望。但是,即使出现这种情况,法国在解决中东问题方面能起多大作用,还是个未知数。
(本报巴黎7月1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