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文学评论》编辑部召开座谈会 讨论创作和评论的有关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6
第7版()
专栏:文艺动态

《文学评论》编辑部召开座谈会
讨论创作和评论的有关问题
《文学评论》编辑部6月30日邀请在京部分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工作者共五十人,讨论当前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有关问题。会议由《文学评论》主编许觉民主持。
座谈会上,不少作家谈了自己在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经济体制变革给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带来的巨大变化,和这场改革面临的艰巨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他们认为,反映当前的改革,是作家义不容辞的职责。生活中涌现了许多新的事物,新的人物,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这为作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创作资源。我们的作家应当继续解放思想,投身改革洪流,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急剧变化的现实,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有的同志认为,现实生活的丰富复杂,必然要求文学创作多样化。文学同生活血肉相连,不是要求文学紧跟某项政策,亦步亦趋。因此,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手法,都应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关于文学评论,大家一致认为,这几年的评论虽然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和急速发展的生活和日趋丰富多样的创作相比,评论还是落后了。评论的武器较陈旧,理论较薄弱,形式也显得单调。评论亟待更新,包括知识的更新、方法的更新;同时评论也需要多样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评论落后的状况,适应文学发展的需要。
有的作家认为,评论应当坦率和富有创见性,这样对于创作才能够起积极的作用。作家不欢迎打棍子,也不欢迎那种甜甜蜜蜜的赞歌。锋利的、有分析的、一针见血的批评只会促进作家和评论家的团结。真正的评论应当有这样的气魄,好的就说好,不好就说不好。
谈到作家和评论家的关系时,有的同志指出,现在作家和评论家之间学术上的论争和艺术上的探讨太少,这样不利于创作和评论的发展。许多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只有通过争鸣,通过批评和反批评才能取得进展。有的同志认为,评论家应当理解和支持青年作者的探索和追求,正确对待他们可能产生的失误,帮助他们解决创作上碰到的问题。
李兆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