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千里马的籍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6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千里马的籍贯
秦耕
某地区要提拔一位德才兼备的同志当局长,有个主管干部的书记,竟因他“籍贯跟自己不同”而坚决反对。这虽然近荒唐,却是实有其事。
成吉思汗的子孙把全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从而将大批人才拒于千里之外。对此,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刘伯温,写过一则寓言给以辛辣的讽刺。寓言说,郁离子的马生了匹好马驹,别人对他说:这是一匹千里马,一定要把它送到皇帝那里去。马送到京城以后,皇帝首先叫管马的太仆查阅《方贡》(记载各地特产以作进贡物品的书籍),太仆查阅后说:“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于是“置之于外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古成大事者,无不广罗人才,搞五湖四海。燕昭王礼贤下士,“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刘秀的二十八宿,也并非都是南阳人。刘备三顾茅芦,并没有考虑诸葛亮的籍贯;刘、关、张也并不是乡党,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得到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气量大,什么红枪会、哥老会、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要,不论党派成分,各种人都要,所以能作大事。”)(《陈云文选》第48页)今天,为了四化大业,在干部配备和人才使用方面,我们更应当破除门户之见,打破地域界限。只要是人才,不要说是外乡外县外省的,就是外国的,又有何妨?!
只要是千里马,只要是人才,岂止是籍贯不可吹毛求疵,就是他们的成分、身世、年龄、资历、出身、文凭、门第等等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去考察再三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