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愿为中日友好之路铺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30
第6版()
专栏:

愿为中日友好之路铺石
南开大学名誉校长 杨石先
最近中日两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的战略目标,是两国人民对历史和未来的共同思考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要求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强烈愿望,它必将长远地指导和推动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的历史和文化便一脉相通,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文化曾大量移植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新的思想文化潮流也传播到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相比较,中日两国间的共同点最多而差异则最小。带有许多共同点的民族传统,使得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一向怀有友好情谊,日本人民也一直对中国人民抱有亲近之感。这种历史关系是应该十分珍惜的。中日两个伟大的民族长期友好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对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交流一直作为一条纽带,对加强中日友好关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千年前的日本遣唐使,本世纪初东渡的中国留学生,以及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大规模交换留学生的活动,对于两国社会和两国人民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与称道。南开大学与日本教育界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917年南开校友、已故周恩来总理赴日留学。他在日本虽然未进行过正规学习,但他抱救民济世之大志,博览了日本的民风国俗,并受到了进步思潮的影响,这与他后来的革命实践及对推动中日友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不无关系的。我校一些老教师中曾在日本大学就学的也不乏其人。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南开大学多次接待来自日本的大学代表团,去年我校代表团也回访了日本有关大学,并和爱知、一桥、立命馆等校签订了双边协议,和早稻田、神户等校也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现在双方每年都有一些学者和留学生分别在对方学校进修、讲学和学习。每年暑期还有数十名日本学生来我校短期学习中文。另外,我校还有一些教师正和日本同事合作从事科学研究;同时,日本学者也应邀参加了我校举办的国际学术讨论会。随着这种交流的开展,我们有机会结识许多日本同行和朋友,从而对日本的教育传统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无庸讳言,中日两国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不幸的一页。在那次不幸的战争中,南开大学为我国文化教育机关中首遭破坏者,蒙受了深重的灾难。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开大学于7月29、30两日惨遭日本侵略军无端的炮击和轰炸,南开大学的心脏——木斋图书馆和秀山堂科学馆被夷为平地,思源堂和一些宿舍也受到严重损失。我和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教授是这场兵燹之祸的目击者。当时,看到张伯苓校长惨淡经营了十七年、培养出许多著名学者的南开大学已成劫后余灰,真是痛不欲生!
已矣沧海事,历史已成陈迹。在中日两国悠久的友好交往的长河中,这只不过是一段曲折而已。而且,侵略的罪责只能由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来负,日本人民是无辜的,他们也尝受了民族的苦恼和灾难。鲁迅先生曾向日本友人说过:“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但愿那场不义的战争能唤起人们的良知,不再让这段不幸的历史重演。在南开大学遭到日本侵略军惨重破坏四十七年后的今天,让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青年知道这段往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们会更加珍惜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
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南开大学热切地期望和日本的教育界、科技界和企业界更广泛地开展教育、科学和技术开发的合作交流,携手并肩地为中日友好之路铺砂垫石,使它绵亘不断,一直延展到二十一世纪以至千秋万代,永久惠泽于两国人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