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在“转化”中看多数——关中农村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02
第2版()
专栏:

在“转化”中看多数
——关中农村见闻
本报记者 李克林 宋琤
麦收前夕,我们访问了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户县和长安县。跑了十多个村子,走家串户,边看、边谈。虽说是走马观花,却也约略看到农村经济向商品生产转化过程的某些侧面。
是快还是慢?
这里紧靠西安,素有“金周至、银户县,白菜心是长安”之说。我们看了这里一些较富裕的专业户、专业村,以及各种新兴的乡镇工业。也看到一些一般的并不富裕的村庄和农户。这里的“转化”好象是又快又慢,又易又难。这个印象似乎是矛盾的,却有一定的现实根据。
户县的东街大队原来是个高产穷队,三中全会后,政策一放宽,各业大发展,现在的经营项目有食用菌加工、家用化工、榨油、机械、电镀、服务业等十几种企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七十六万元,上升到去年的二百九十四万元。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化妆品厂。小小车间,设备简单,生产的“贵妃霜”等却已在全国打开销路。因为他们请了西北大学的一位教授做技术顾问,为他们设计了好的配方,年产值达一百六十多万元。大队党支部书记王永吉是一位有胆有识善于经营的人。他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上林苑”饭店。他雄心勃勃,正在兴建一座接待外宾的旅馆。这个大队,现在已经定名为东新企业联合公司,是一个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组织。从名到实,都可以看出这个大队“转化”的步伐快速而有力。
在长安县,我们采访了“美佳”儿童服装厂。这个厂今年2至5月生产了三万多件童装,总产值十万元。产品样式新颖,远销省外。而这个厂,竟是三个初中毕业的二十几岁的小青年在去年春天办起来的。小青年们穿着整齐的厂服,谈起话来劲头十足。从他们这里也感受不到“转化”的艰难。
长安县、户县的专业户大致都占总户数的10%以上,还出现了一批专业村。家庭副业的发展也是迅速的,种、养、加工……生产门路越来越广了。新建的砖房、小楼,象雨后春笋,从一片片破旧的农舍中冒出来。绝大多数农户做到了“吃饱,穿暖,有些手中还有零钱”。这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较晚,短短一两年,变化不能说不快。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些村和户,从他们那里看,“转化”却又是缓慢的,而且颇为艰难。那些首先活跃起来的人,大多是有知识、懂技术、有胆识、善经营的“能人”。过去,“左”的一套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一旦政策放宽,他们很快就冒了尖,成了发展商品生产的带头人。然而,在农村,他们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农户是“想富无路,求富无门”。种种历史的、现实的主客观因素,使他们徘徊在商品生产的门外,不得其门而入。请看看皇甫村吧:
他们为什么不要奶牛?
长安县委的同志们谈到这样一件事:作家柳青写作《创业史》的生活基地皇甫村,近两年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生活并不富裕。今春,省里决定贷款给他们购买一百头奶牛,把皇甫村建成奶牛专业村。没想到皇甫村的农民大多不肯要。
我们去皇甫村,看望了《创业史》中梁生宝的原型王家斌,问他皇甫村的农民为什么不愿要奶牛。
皇甫村背靠终南山,有割不完的青草,农民又有养牛的习惯。养奶牛无疑是这一带的致富门路。可为什么不肯要呢?王家斌说:“买一头奶牛要三千多元,万一养不好,出个差错,那可不象死一只鸡。”是呀,养奶牛是要担点风险的。农民想富,可又怕担风险,王家斌的考虑,代表着这里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思想。
皇甫村初级社时生产有所发展,几经折腾,一直很穷,去年大包干后才有好转。王家斌家中有病人,生活尤其困难。现在,他家里养了一头牛,一头母猪,几十只大白鸡,去年他家收粮食八千多斤,现金七八百元,确是大有改善了。今年春节后,省委书记马文瑞同志去看望他。他说:“马书记啊,眼下不算困难了,有吃,有穿,手中还有点零花钱,这就不错了!”真挚、坦率!但却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三十亩地一头牛”的味道,他不是不想富裕,但是,在他思想里还缺少那种发展商品生产的强烈“冲动”。
今天皇甫村的农民,还象五十年代《创业史》中所写的那样,除了种地、饲养家畜家禽,仍然是到终南山割草、扎扫帚,进行简单的交换。温饱不愁。可是,怎样在商品生产的道路上开拓新业呢?和我们同去的一位合作化时期的老区长说:这村有一个农民胆子大一点,他买的奶牛喂养得好,已经怀了犊。等到他的奶牛产了奶,见了利,愿意买奶牛的人就会多起来。农民要亲眼看到确有干头才肯干。看来太急了不行。这样的村庄,这样的农民,不仅在长安县还占相当比例,在别的地方,我们也看到过不少。
那些生龙活虎般的专业户,那些新兴的生机勃勃的乡镇工业,看来确实使人振奋,使人鼓舞。然而,象“皇甫村”这样千千万万的农村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写出《创业史》的新篇章呢?
“磨”不推能自转吗?
大包干后有一种说法:农民有了种地的自主权,“磨不推自转”,这话确有一定道理。农民祖祖辈辈生息在小片土地上,耕种还是熟悉的,一旦获得了种地的自主权,确实是不用别人推动,就很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可是再迈第二步,要进入商品生产的行列,就大多数农民来说,一切是那么陌生,抬腿不知该往哪里落脚。自给性生产,一般地说不用别人“推”;商品性生产这个“磨”,对目前的多数农民来说,不“推”就很难转动起来。
在户县,我们看了两个专业村,一个生产蜡烛,一个制造粉笔。蜡烛专业村虽然已有三分之二的户从事蜡烛生产,可是至今仍是各户自产自销,销路没有保证。有的农民说,要是有两个推销员解决销路问题就好了。为什么不能联合解决推销问题?社员们都说:干部自顾自,谁管这些事!粉笔专业村双南大队,也是靠个人销售,而且原料有困难,烧石膏的无烟煤不能保证供应。专业村尚且如此,一般的村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更多了。
看来,由自给经济转向商品经济,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户县的东韩村离县城只有三四里,紧靠公路,交通方便,过去是有名的高产队。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是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可是,进得村来,只觉冷冷清清。和社员们谈谈,都说除了种地,没有别的什么生产门路。村里只有十几户养了奶牛。养鸡一般也只是家庭副业的扩大。有一户养了几百只鸡,由于防疫问题没解决,一下子死了很多,别的户也就不敢多养了。一位正在起粪的青年农民对我们说:社员不是不想干点别的,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干,没门路,没资金,没技术,这些事也没人管。这个村和东街毗邻,条件相似,情况为什么如此不同?因为东街有一个有眼光、善经营,敢闯敢干的党支部书记;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虽在小麦创高产方面作出过贡献,而今要为商品生产开新路,就相形见绌了。
户县大王西村是一个“转化”较快的村。党支部书记赵忠文向我们说:就在我们这样的队,也有一部分社员是“吃死饭”的,他们肯吃苦耐劳,却只能是别人安排好了叫干啥就干啥,叫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个大队正想法多办企业,让这部分农民也“活”起来。“吃死饭”这个词儿很有意思。目前程度不同的“吃死饭”的人并不太少,怎样把他们也引进商品生产的队伍中来呢?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皇甫村、东韩村这类的村庄目前还是多数;“吃死饭”的农民比起“吃活饭”的农民也是多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