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安比营地保卫战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02
第6版()
专栏:柬埔寨通讯

安比营地保卫战纪实
杨木 朱振国 蔡锡梅
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及民族解放军的总部均设在马德望省西北部毗邻奥多棉吉省的安比。它西距泰国边界二公里,东离以诗梳风为起点的69号公路的末端特莫博约二十二公里。
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成立于1979年3月5日,开始只有五个营兵力,现已发展到二十七个营和若干个特战队。
安比营地的老居民告诉我们,这个营地于1979年9月建立以来,曾三次受到越军袭击,但从未失陷过。1979年11月,越军猛烈炮轰这个营地。1980年2月,越军步兵进攻安比,居民撤至泰国避难,民族解放军击退敌人,保住了总部。最严重的是今年4月之战了。
4月14日深夜,正当安比的军民庆祝柬埔寨新年后安然入睡的时候,越军密集的炮火飞向这个营地东南五公里的安比湖。15日凌晨,炮弹打到安比营地中,三万多名居民撤入柬泰边境泰方一侧的荒野,筑简陋茅寮避居,称“第一营地”。民族解放军则奔赴安比湖抗敌。
4月19日,当我们到“第一营地”访问时,那里真是满目凄凉:灌木林中,一万二千人栖息于用塑料布、破席和草帘构搭的矮寮中。灼热的阳光和冒地而出的瘴气混成令人窒息的空气。饥渴的难民拿着各种器皿列队在巨型水箱前等待联合国难民机构的“救济水”。
7月初,当我们重访“第一营地”的时候,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联合国有关机构已在那里建立了办事处,难民住房虽还简陋,卫生条件差,但已形成有几个街区的村子了。难民们乐观地认为,前线的防卫已颇巩固,坚持一个时期就可返回安比,重建家园。
安比总部现状究竟怎样?我们于7月5日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了安比。昔日居民的欢声笑语消失了,房屋破旧了,几只警犬见到生人仰头吠了几声。偌大的一个营地,除了驻扎在那里的一些军队和少数军官家属之外,空荡而寂静。可是,在军校的操场上,却虎虎有生气:学员操练的口令声震动山林。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副主席殿德及民族解放军副参谋长波隆威笑声朗朗地上前欢迎我们。
据殿德将军介绍,越军调集第七十五师的四个营及第八边防治安团的一个营,在十门大炮、六辆坦克支援下于15日凌晨四时分三路向安比营地和安比湖进攻。7时许,越军完全占据安比湖,即突破了宋双总部的第一道防线,并分兵向前进击。第二道防线的宋双部队受到三路敌军的正面攻击。这时,总部驻军增援第二道防线,与越军激战数小时,敌兵死伤数十人,宋双部队牺牲二十五人。越军于16至18日又发动攻势,未能得逞。21日至24日,特别是22日,宋双部队在猛烈炮火配合下发动大反攻,把越军从第二道防线赶至安比湖以东,双方在安比湖对峙。从此,越军虽也发动多次攻势,但因69号公路被宋双部队和民柬国民军不断破坏,军需及增兵均甚困难,于是形成了从4月下旬至今的三个月的僵持局面。现在,宋双部队固守第二道防线并占领安比湖的部分地区,越军在安比湖尚驻守着四个连。在此形势下,宋双部队在边界与敌对峙,同时又派出部队深入内地作战,这表明它比过去强大了。
在波隆威副参谋长带领下,我们越过环护营地的第三道防线,来到激战多次、南北伸展十四公里的第二道防线。就地形而言,第二道防线无险可守,莽原上树木稀疏,有的被炸倒烧焦,地面弹坑累累。在一个地堡西北二三十米处发现三具越军尸体。他们都是头朝西,表明是在突破第二道防线向第三道防线逼进时被歼的。这些尸体在阳光下暴晒两个半月,已经成为裹着军衣的骷髅了,但还散发着令人恶心的臭气。
我们站在第二道防线中部的一个地堡群的最高点环顾四周。这个地堡群面积约二千五百平方米,驻守着特战队一个连,营长敦萨坤直接领导此连。他当场向我们讲述这三具越军尸体的由来及作战经过:“4月15日晨6时至8时,我们在这里和越军激战。越南兵一个营不知道我们在这里有工事,向西直逼总部。我们猛然从这股越军的背后开枪,当场打死二十多人,总部的驻军向东冲来,越军慌忙撤退。撤退时还抬走二十多具尸体,只有那三具尸体来不及抢走而任凭日晒雨淋。”我们问:“你见到越军抬尸体时,为什么不开枪呢?”营长说:“我们的火力及工事已暴露,敌人人数比我们多,我们开枪就会吃亏。”他指着东南方向说,“那里还有五十二具越军尸体未被拖走。为了防止尸体被破坏,越南人在每具尸首旁边都埋着地雷。”
这位营长叉着腰,自豪地说:“五年多来,今年的总部保卫战规模最大,也最激烈。仅4月17日这一天,我们特战连就顶住了比我们强的敌人的多次反扑,坚持作战八小时,没有畏缩和退却者。爱国心和民族感情促使我们英勇抗越,保卫民族的生存。”营长的最后这句话,说出了我们通过这次采访所得出的主要结论。(附图片)
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总理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的炮兵,坚守在安比战场上。 新华社记者 吴森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