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江河侦察奇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05
第4版()
专栏:人民子弟兵

江河侦察奇观
我们在参观今天的现代化演习时,眼前闪现了一幅过去的图景:
波涛滚滚的江面上,荡着一只小船。身着救生服的战士,有的手持标杆,有的划着双桨。划一段,标杆向河底插一次,量量水有多深,探探河底是泥沙还是石头,再测测水流多急,河面多宽。舟桥兵们管这叫江河侦察,是架浮桥必不可少的准备。
从1930年我军建立第一个工兵连队到现在,这种落后的侦察方法和手段,一直延续着,不但精度差,而且速度慢。一条二三百米宽的河流,需要七八个人,花三四个小时,才能获得这些数据。最近,记者在松花江上见到一种快速侦察方法。
这天,江面上波涛翻滚。九点时分,侦察班驾驶一辆装有仪器的水陆指挥车,在江里跑了一趟,记录操作员便从仪器箱里取出一张画有曲线和坐标的图纸,朗声报告:河宽××米,水深×米,流速每秒×米。河底坚硬,便于锚定。
眨眼功夫,架桥数据就出来了。“这仪器真灵。”在场的人高兴得喊了起来。指挥员看了看表,总共不到十分钟,比以往的手工作业提高功效近二十倍。
这就是舟桥兵盼望了多年的“河床断面测绘仪”。不久前,曾获解放军科技成果一等奖。
这项成果的主要研制者,是沈阳军区舟桥某团副团长赵胜波。1976年唐山发生强烈地震,部队奉命赶赴灾区,眼看快到唐山,却被滦河挡住了去路。由于侦察手段落后,三四个小时过去了,河道的情况还没有弄清楚,桥还是架不起来。打这以后,这位毕业于工程兵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就年复一年地进行试验,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终于试制成功,使工程兵江河侦察手段前进了一步。
黄明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