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同舟共济卅三载——访中波轮船公司格丁尼亚分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05
第6版()
专栏:

同舟共济卅三载
——访中波轮船公司格丁尼亚分公司
本报记者 周象光
在波兰人民庆祝国家复兴四十周年的前夕,记者来到波罗的海沿岸的三联城——格但斯克、索波特和格丁尼亚。适逢波兰一年一度的“海洋节”,大小商店的橱窗里张挂着彩旗和宣传画,装饰着铁锚、渔网或帆船模型,从海滨广场的露天剧场不时地传出乐曲声,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格丁尼亚的码头边,中国货轮“华佗”号已卸完了货物,船长带领船员在改造货舱,准备接运波兰生产的“波罗索兹”牌轿车运往中国。轮船的烟囱上分别用黄白两色醒目地写着“CP”两个英文字母,这就是中波轮船公司所属船队的标记。“C”代表中国,“P”代表波兰。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打破对中国的海上的封锁禁运,发展对外贸易,中波两国政府协议于1951年成立了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总公司设在上海,分公司设在波兰的格丁尼亚市。
分公司座落在从海滨通往市中心的
“二月十日”大街上的一幢灰色的建筑物里。分公司的波方经理卡尔纳巴尔和中方经理盛百中在向记者介绍该公司的情况时说,中波轮船公司成立三十三年来的历程是不平坦的。为了共同的事业和目标,中波两国海员在五十年代初期并肩经历了战斗的艰险岁月。那时,为了对付美蒋在海上的袭扰,船队只挂波兰国旗,但仍多次遭到袭击。油轮“布拉卡”号和货轮“哥特瓦尔德”号先后被劫持到台湾,中方两位海员英勇献身。在我国十年动乱期间,中方经理被“造反派”夺了权,中方许多业务骨干被迫“靠边站”,幸亏公司里的波兰同志坚守工作岗位,主动承担了中国同志的工作任务,才保证了公司业务正常进行。八十年代初,波兰国内出现的动荡也对波方同志产生一定的影响。中方经理就号召中国同志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替波兰同志分担一些工作。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使中波轮船公司经受了考验,它排除了来自许多方面的重重干扰,为发展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促进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最近几年,随着中波关系的改善,中波轮船公司的货运量不断增加。1981年,格丁尼亚和格但斯克两个港口承运了十六万吨货物,1983年增长到七十四万四千吨,其中,中波轮船公司承运了四十六万四千吨,全年盈利一千一百万瑞士法郎。这个成就是在航运事业面临世界性萧条、运价不断下降而港口费和技术物料费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取得的。两位经理一致指出,如果不注意改善经营管理,以优惠的运价和高质量的服务去争取顾客,那就无法面对当前航运危机中激烈的竞争。中波公司一向注意以良好的服务取信于顾客,以此确保充足的货源。同时,通过细致的组织工作尽量缩短船舶的停泊时间,降低成本。而现在一艘货轮一天的维持成本就约需一万瑞士法郎。由于公司全体人员的努力,最近几年中波之间的船期已由过去的一百二十天缩短到九十天,比同一航线上其它公司的船期都短。
中波轮船公司的成就还在于它为两国的航运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它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规章制度对后来发展的远洋运输公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卡尔纳巴尔经理说:“如今,不论走到世界上哪个较大的港口,都会看到中波轮船公司出身的中波人员在那里工作。”
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双方严格遵守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就一定能把中波两国之间这一富有成效的合作事业推向前进。(附图片)
正在装卸货物的中波轮船公司的货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