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绿色蒲江”的食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06
第2版()
专栏:

“绿色蒲江”的食品业
本报记者 周倩萍 萧英智
成都市年年吃补贴的蒲江县,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县办国营地方工业,扬长避短,生产发展很快,总产值翻了一番,出现了新的局面。
蒲江县地方工业新局面的出现,与他们因地制宜,重视发展食品工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个县办“五小”工业,只强调直接为农业生产、水利建设服务,脱离了本地的实际。1982年,省、市、县三级领导同志一起考察蒲江资源,重新认识蒲江。
蒲江县素称“绿色蒲江”,森林覆盖率达26%。水果多,仅柑橘就有名贵的脐橙、血橙、夏橙、蜜橘等十多个品种,产量达一千多万斤。著名的蒲江李子,有花红李、端阳李、麦泡李、鸡血李、青脆李等品种。味甜个大的蒲江李,大的一个有三两重。李子年产量达三百五十万到四百万斤。还有樱桃、葡萄、桃子、杏子,四季鲜果不断。全县各种水果产量达二千万斤以上。
丰富的水果资源,为蒲江发展食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1982年,县建设银行贷款七十八万元,把磷肥厂改建成以生产“蒲李酒”为主的各类果酒和罐头的食品加工厂。果酒年生产能力八百三十吨,罐头车间生产能力五百吨,1983年10月试产,仅两个多月,获纯利润二万多元。今年第一季度生产果酒一百多吨,销售到全国十四个省、市。
与此同时,他们还发展了当地优秀的传统食品。蒲江米花糖、蒲江白菜豆腐乳,都得到了发展。
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与食品工业有关的纸板、印刷、塑料制品加工等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