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对号入座”辨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06
第8版()
专栏:

“对号入座”辨析
吴方
电影院、剧场都贴着《观众须知》,第一条即“对号入座”。不知从何时起,这成了一条比喻,专指某些神经过敏的人,看了文艺作品,自认“家门”,偏说自己是被歪曲了的“模特儿”,大兴问罪之师打上门来。不少作者害怕纠缠,开篇就先声明:纯属虚构,毋庸对号入座。
本来,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又表现生活,而生活里是没有观众的。看作品不有所感触和启发,即根本不“入座”,似乎也近于麻木。我主张“入座”,甚至积极地把自己摆进去。但也要看怎么个入法、摆法。
心术不正,往往妇生鬼胎。朱元璋出身和尚,当了皇帝,却总疑心有人骂他,于是开了不少文字狱。有位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上表颂扬朱元璋“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没想到皇上讳“光”,糊里糊涂就被砍了脑壳。皇上也搞“对号入座”,真可谓要命。古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里如果不干净,未免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且先自叫喊起来:此地无银三百两!闹得明眼人好笑。例如,上海沪东船厂有位干部业余搞创作,与人合写了个剧本。但是不幸,因为曾斗胆给某书记提过意见,受打击不说,写剧本也被认定有前科之嫌,所谓借剧本发泄不满。如此罗织了一番,自然罪加一等,报章在为作者喊冤时不免又呼吁一遍:不须对号入座。不过我倒觉得,文艺作品攻一攻某些人身上的痈疽是正常的,那位书记也确该“对号入座”一下,只不过该是以党性律己,扪心自问,而不应厚脸皮将小人之心度他人。
其实,正如不讳言缺点一样,革命者是勇于“对号入座”的。当年鲁迅严于解剖自己,何尝不犀利?整党,进行正确的批评自我批评,也需要我们主动举鉴对照。当然,以为躲在“射击的死角”内,可以继续麻木不仁下去的人也还有。湖北中医学院就有位领导,置《准则》和中央的三令五申如罔闻,公然超标准,将三口人的居住面积由九十多平米再扩大到一百一十多平米,而教职工住房却不胜拥挤。假使他在党的声音、群众的呼声面前能主动“对号入座”,恐怕就不会有这种荒唐的事了。可惜,抵制不正之风的文件、宣传报道以至文艺作品虽然不少,但因为他格格不入,徒然“对牛弹琴”耳。
“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我以为这话是形容艺术所造成的幻觉,如醉如痴,而非耳目迟钝,如阿Q然。果戈理在讽刺喜剧《钦差大臣》中曾借剧中人的口对观众说:“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也许,只有正确地“对号入座”,才能使人清醒并感奋起来,才能发现原先习惯的东西,本是不应该习惯的。自然,还应声明,在“对号入座”之前,小人之心应首先在扫除之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