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周建人同志生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07
第4版()
专栏:

周建人同志生平
共产主义忠诚战士、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周建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4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六岁。
周建人同志字松寿,又字乔峰,是鲁迅先生的胞弟,1888年11月12日生于浙江绍兴。由于家境衰落,周建人幼年辍学,但他刻苦攻读,自学成才,终成著译丰富的学者。辛亥革命前后,他在故乡绍兴先后任小学、中学、女子师范学校教员,1920年在北京大学攻读哲学,1921年10月离北京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编写中学动植物教科书、自然科学研究丛书等,他还在《东方杂志》、《妇女杂志》、《自然》杂志任编辑,并发表文章,提倡妇女解放和普及科学知识。
周建人同志早年就和中国共产党人有交往,1923年,他经沈雁冰同志介绍,认识了瞿秋白同志,从此与瞿秋白、杨之华结成莫逆之交,并应瞿秋白同志的邀请,在上海大学讲授进化论,并先后在神州女学、上海暨南大学、安徽大学任教。他还经常应松江女子中学校长侯绍裘同志的邀请去这所学校讲演,宣传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传播进步思想。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建人同志深受上海工人运动的影响和教育,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分子惨遭屠杀和迫害,义愤填膺,多次在言谈和文字中进行谴责,此后他更加同情和倾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1927年秋天,鲁迅先生从广州到上海定居后,周建人同志经常同鲁迅、共产党人、进步人士一起学习马列主义,讨论中国社会问题,并同反动势力作斗争。他经常为鲁迅主编的《语丝》杂志写稿,常为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担任通信联络并做掩护工作。瞿秋白同志是鲁迅先生的挚友,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就是从狱中写信给周建人同志,而与鲁迅和杨之华同志建立联系的。
1932年12月,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鲁迅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党政府迫害进步人士,并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周建人同志积极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筹备工作,并在被推举为调查员后积极调查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迫害“政治犯”的罪行。
抗日战争时期,周建人同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他和许多留在上海的文化教育界爱国知识分子组织马列主义读书会,紧密团结,坚持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他在贫病交加、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不畏艰险,坚决拒绝为汉奸买办报刊写文章,始终不渝地团结进步人士共同奋斗。他在艰苦的年代里得到了党的关怀和帮助,曾由陈毅同志派人送钱给他治病。
抗战胜利以后,周建人同志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他在生活书店、新知识书店任编辑时,经常在进步报刊《民主》、《周报》、《新文化》、《文萃》、《文汇报》、《联合晚报》上发表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卖国、独裁、内战的政策。他同马叙伦、王绍鏊、许广平、林汉达等进步民主人士在实际斗争中,深感有组织起来的必要,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
1946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的阴谋日益暴露,上海六十八个人民团体为了扩大和平民主力量,进一步开展反独裁反内战的斗争,组成了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周建人和马叙伦、王绍鏊、林汉达等二十多位同志当选为理事。1946年6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在南京进行的最后一次和谈之际,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决定组织召开上海人民反内战大会,并推举代表赴南京请愿,呼吁和平。6月23日,上海一百五十多个人民团体发动近十万群众,在上海北火车站集会,欢送以马叙伦为团长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去南京,并在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周建人同志不畏强暴,不避艰险,始终参加这一活动,并一直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当代表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国民党反动派指使特务、暴徒对代表团成员马叙伦等行凶殴打,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下关事件”。周建人同志与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一道,坚决奋起反对,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野蛮暴行。
在这以后,国民党公开破坏和谈,向解放区悍然发动大规模全面进攻,同时在蒋管区疯狂逮捕杀害爱国民主人士。就在这个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1948年4月,周建人同志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秋,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周建人同志从上海辗转到达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
北平解放后,周建人同志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1949年6月,他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的首席代表身份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并作为民进正式代表之一出席了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周建人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浙江省省长,第九、十、十一届中共中央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周建人同志一生经过三个时代,他从亲身经历中体验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一个追求真理、不断前进的爱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周建人同志对党一贯忠心耿耿,坚信党的事业必定胜利,忠诚地接受党的领导和执行党所交给的各项任务,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工作,任劳任怨。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为名不为利,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拥护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周建人同志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历任民进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届中央理事会常务理事兼文教部部长、文教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代理主席,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周建人同志忠实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善于同各党派人士合作,善于团结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受到了广大民进会员的尊敬和爱戴。
周建人同志于1950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委员、常务委员。
周建人同志非常关心教育工作,维护和尊重人民教师的权益和地位。对党把教育提到战略地位的方针极为拥护。他认为必须把教育搞上去,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使国家达到现代化的水平。他多次讲到我们要建设科学的社会主义,非重视国民教育不可。他号召民进全体同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发展祖国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周建人同志笃信马列主义,相信科学真理,反对封建迷信,主张思想革命,移风易俗。他曾写信给党中央,要求身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把宝贵的金钱和时间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要求把遗体交给医院作解剖之用,为发展医学积累经验,最后把骨灰撒到江河湖海之中。
周建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忠诚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建和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不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患病期间,仍然关心我国四化建设、祖国的统一和民进会务工作的发展。他的逝世使民进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民进不可弥补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队伍的一大损失。我们要学习他崇高的革命品质和永不疲倦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   (据新华社)(附图片)
李先念主席亲切慰问周建人同志的夫人王蕴如,对周建人同志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新华社记者摄
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亲切慰问周建人同志的夫人王蕴如,对周建人同志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