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好啊!兴旺繁荣的小集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10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好啊!兴旺繁荣的小集镇
江畅
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各地集镇出现了新的繁荣。老集镇一改“有镇无集”的旧貌,新集镇如雨后春笋。象胶东农村这样“小镇唱‘大戏’”的事例,其他地区也不少。
小集镇的兴起,对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过去在“左”的思想干扰下,怕农民进了镇“忘了本”,于是拚命批“弃农经商”、“弃农经副”、“割尾巴”,似乎只有把农民捆在土地上才是社会主义。就是住在城镇里的人,也怕落个“在城里吃闲饭”的名声,而纷纷下到了农村。许多集镇因此而萧条冷落,失去了经济活力。近几年,责任制的推行,专业户的涌现,商品生产的发展,无集少镇再不行了。集镇成为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市场,城乡经济联络的纽带,“消化”农村剩余劳力的基地。有人把集镇喻之为“聚宝盆”、“蓄水库”,是有道理的。没有集镇,农村经济活不了,产品的优势很难转化为商品优势。小集镇上连大中城市,下连广大农村,是商品经济的桥梁,对四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怎样使小集镇建设的步子快一些?各地有许多好经验,最突出的,一是“以工兴镇”,主要靠乡镇工业来加快集镇建设,苏南就是走的这个路子;二是让农民进镇。农民中有劳力,有资金,有技术,只要放开手脚,发挥其积极性,效果是惊人的。湖北随州市农民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理口粮,在市西北六十多里的地方兴建新街镇,办起四十六家农民企业和九十四个个体工商户。全镇三千多居民,除区、镇干部职工外,只有十个人是吃商品粮的居民。当地干部感慨地说:过去认为办集镇要靠国家给钱,现在看来,依靠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农村集镇会发展得更快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