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神牛”随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12
第7版()
专栏:

“神牛”随想
陈特安
“五月晴光照太清,
四郎岛上话牛耕。
樱花吐艳梨花素,
泉水喷出海面平。……”
这是当年郭沫若同志游哥本哈根后挥毫写下的关于“神牛”神话的诗作。这美妙的诗情画意,令人恍如置身于神话世界。
到过哥本哈根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座与“美人鱼”齐名的“神牛”铜雕,她也被视为哥本哈根古老的象征,是丹麦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杰作。
如同“美人鱼”一样,“神牛”铜雕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神话故事。相传,在远古时代,由于遭到魔劫,西兰岛即将沉没于大海,这时,女神杰芬下凡拯救,把自己的四个儿子变成四头“神牛”,奋力拚搏,驱除魔鬼,终于把西兰岛又重新拉出海面,丹麦的土地和人民于是又获得了新生。被拯救的西兰岛因而也有“四郎岛”之称。丹麦雕塑家彭高根便依据这段古老传说,塑造了“神牛”青铜群雕。
一个暮春的下午,哥本哈根日丽花发,绿树和芳草在喁喁细语,波罗的海的暖风在阵阵吹拂。在盛情的丹麦朋友的陪同下,我们来到“神牛”雕像坐落之处——哥本哈根朗格宁海滨公园一游。在离“美人鱼”不远处通往马林王宫的林荫道上,在一汪盈盈的池水中,有一块巨大的园石墩,“神牛”群雕便屹立在这里。半身袒露的杰芬女神目视前方、神态刚毅,疾风吹扬着她的发辫;她手中的长鞭鞭梢迎风拂起,驾驭着四条壮牛搏击风雨,垂首奋足,耕耘不止;中间的一条牛抬起前腿,牛脚下的石罅中泉水如涌,浪花片片;从牛的鼻孔和魔鬼的嘴里一齐喷射出股股清泉,雾霭蒙蒙,更增添了一种迷离缥缈的气氛。这真令人颇有如入“仙镜”之感,不禁浮想联翩。
据史载,丹麦是欧洲陆地形成最迟的国家之一。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本是一片汪洋,以后气候转暖,经历万千年的贝类沉积,才逐渐形成陆地。可是,当冰川期的浩瀚冰川伸展横亘北欧时,巨大的压力使地壳凹陷下去。在石器时代结束之前,本是阳光和煦、松林飘香的人类生息繁衍之地的北海地域,大部分被海水淹没。或者更具体地说,今日来往于英国与丹麦之间、即从哈里季到埃斯堡的船舶,正是浮游在当年被淹没的古老居住地之上三百英尺的海面上。而当时的日德兰山脉及其它几百个粘土沙洲幸免灭顶之灾,于是形成了今天丹麦这样一个几乎四面环海、拥有五百个地势较低的绿岛之国。不难想见,“神牛”再现的,正是在这沧桑巨变中古代丹麦人民与大自然奋斗、辛勤垦殖的历史画面。
当然,这种“神牛”精神不仅存在于古代丹麦人民之间,而且也植根于当代丹麦人民之中。在希特勒法西斯占领者的铁蹄蹂躏丹麦河山、并将其从独立国家之林抹掉的时日,丹麦人民不能忍受自己的祖国沦为希特勒“新秩序”下的附庸。他们并没有被征服。丹麦人民坚持抵抗运动,以自己的英勇斗争,再次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勤劳智慧的丹麦人民凭借自己创造性的开拓精神,终于使丹麦立于世界发达的国家之林。如今,它既有“欧洲花园”的雅号,又有“欧洲粮仓”的美称,而且还以“机械之国”蜚声世界。丹麦工业协会负责人告诉我们,目前世界海洋上轮船的船用主机总马力的三分之一,是由丹麦公司或外国购买丹麦的技术专利制造的。
在历史的进程中,丹麦有过崛起,也有过沉沦。但即使在那风雨如晦的时日,它也从未屈服、更未被消灭,而总是设法度过难关,从沉沦中崛起。崛起的动力从何而来?是大自然的恩赐吗?不,丹麦朋友告诉我们:“除了人和土地、海水和阳光,大自然并没有赐予丹麦什么宝藏。”那么,崛起靠的又是什么呢?……联翩思绪不禁使我领悟到,不畏邪恶、埋头奋足的“神牛”精神,就是丹麦人民最珍贵的宝藏。(附图片)
(图为神牛群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