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归国途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15
第2版()
专栏:

归国途中
本报记者 梁丽娟
中国体育代表团最后一批归国队伍,几乎坐满了民航的波音747大客机。许多人抓紧时机休息,弥补半个多月的睡眠不足。好些人在代表团名册上征集签名,纪念曾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刻。许多人在思考、在交谈,总结过去,计划明天。几位代表团的成员谈了他们的感想。
团长李梦华说:“这次奥运会中国的成绩不错,这将对今后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的影响。这个新的起点奠定的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论是得奖和未得奖的项目,都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由于我们对奥运会这样紧张的大规模比赛不熟悉,思想、心理、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方面都暴露了不少弱点。许多项目我们与世界水平相差还很多,今后的任务是艰巨的。”荣高棠同志说:“奥运会是最高水平的竞技,也是最大的橱窗。我国有几千年文化,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宣传,许多人不了解中国。这次我们取得的成就虽然不够大,但还算名次靠前。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自强不息。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非强不行,不强人家不理会你,强了就赶着来接近,连敌人也尊重你。这次的胜利赢得了海外同胞的亲近感。要多拿金牌,拿得越多,影响也越大。”
参观团副团长林丽韫同志谈了她与海外侨胞接触中的体会。她说:“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以优异成绩取得零的突破,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拚搏精神,使海外朋友和同胞通过体育了解到中国各条战线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情况。不同政治观点的侨胞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人们称赞中国队获得了精神奖牌和体育金牌的双丰收。一些过去不了解中国的人也增加了要了解中国的愿望。”
代表团中的一些教练和参观团的各省市体委负责人联系这次中国队在奥运会上实战结果,纷纷着手考虑今后如何抓紧训练提高的问题。排球队领队张一沛认为,“与国外先进水平比,我国的单项薄弱,基础差距大。今后除竞赛项目外还要抓重点项目。在训练改革、队伍结构调整、多学科训练的应用、班子组成等方面都要研究,也要解决经费问题。”田径队俞樟炎领队谈到,“这次男子跳高虽然未能夺到金牌,但夺得铜牌也不容易。总的说田径队比过去比赛成绩好。上次世界锦标赛时中国名列第三十,这次名列第十五。参加比赛的二十二名运动员,三分之一有名次,三分之一进入决赛。老队员发挥得好些,新队员多训练,也会少紧张些。国外很重视田径,每场观众九万多人,而且有组织地一层层发展。今后我们要改进训练方法,也应该多宣传,使观众关心支持田径,促进田径的发展。”
女排的郎平讲了许多运动员的心里话:“我们途经旧金山,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在美国遇到的许多华侨都非常爱祖国。离开洛杉矶时,许多留学生长时间在机场等候,流着热泪送我们。机组同志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但为了照顾我们,把他们自己休息的地方也腾出来了。各方面和许多后勤人员支持鼓励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我们的敬意,和全国人民分享我们的喜悦。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员受到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应该做出更大成绩。这次由于某些原因有些项目成绩不理想,但运动员同样发扬了拚搏的精神,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应当同样受到赞扬。今后我们不管是胜是败,都要保持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体育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附图片)
当地华侨、留学生挥动中国国旗,为中国运动员加油!
(本版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本报记者吴骅摄)
姚景远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 王洪俊摄
李梦华代表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赠大型挂毯“唐人马球图”。左二李梦华,右二萨马兰奇,右一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
夺得三枚金牌的李宁在鞍马决赛中。
我国选手周继红在领奖台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