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现代人工器官的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16
第5版()
专栏:卫生与健康

现代人工器官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杨子彬
当人体器官因病伤不能用现有的方法救治时,医疗技术已经有可能给病人使用一个人造器官,取代病损器官,修复其功能。这就是现代人工器官的研究。
美国、日本、苏联、联邦德国都制定了计划,建立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开展人工器官的研究。我国对人工器官的研究也很重视,1978年国家科委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题组,制定了人工器官研究规划。1982年成立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近年来,我国人工器官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临床上更换器官有两种:一种是同种异体的自然器官移植,也就是移植尸体上的器官,取代病损器官。另一种是置换人造的器官,来替代病损器官。前者因为器官来源困难,再加上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因此不是解决更换器官的唯一办法。而人工器官的置换,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为广泛临床使用创造了条件。
当前已有不少种人工器官达到临床实用阶段。如人工肾就是利用半透膜血液透析的原理,将病人体内有害的废物排出体外,将人体所必需的物质输入体内,以能代替部分肾功能。这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人工胰是一种用人工的方法替代胰腺,释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装置。大型人工胰在一些国家已成为商品。近年来又研制出小型携带式人工胰,重量有的不到二百克,使糖尿病病人免去了每天注射胰岛素的痛苦,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
人工心肺是一种暂时代替心肺功能的机械。当心脏动手术需要暂时停跳时,替代心肺功能,维持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是现代心脏外科不可缺少的设备。人工心肺机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了死亡率,使心脏外科有了显著的进步。
心脏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晚期心脏病患者来说,人们想用人造心脏的办法解决治疗问题。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苏联、法国、澳大利亚等国都相继组织了力量投入研究,人工心脏试验动物存活最长已达三百余天。1982年美国犹他大学为一位心脏病晚期患者克拉克换上了人工心脏,从死亡边缘将他的生命挽救回来。靠这颗重三百克的人造心脏,他生活了一百一十二天,这是医学史上一件大事,轰动了全世界。
总之,可以说,现在除大脑外,没有一个人体器官不在进行人造器官的研究,而且都已试用于临床,收到了效果。
目前,多数人工器官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难题有待解决。研究人工器官,需要医学、生物学、工程技术(如生物材料学、生物力学、电子学、高分子化学、自动控制、精密机械、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大协作,在解决人工器官研究问题的同时,也促进各有关学科的发展。人们预测,二十一世纪的医学特点之一,就是人工器官在医疗中的广泛应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