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时间道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16
第8版()
专栏:

时间道德
晓谷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去拜访一位长者或公务在身的友人时,握别时总要说上一句“打扰您了”,“耽误您的时间了”。而如果赴友人之约,中途碰上意外情况迟到时,也会连连道歉:“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这些口头语并非纯属客套,而是由于对方为你牺牲了自己的宝贵时间。这种对时间的尊重,同样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作为一个文明的人的自重。这种道德,可以称之为时间道德。
人类社会正朝着“信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时间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宝贵,因而有“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生命”之说。不久前,在我国一个驻外机构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仅仅由于半小时之差,我们就错过了经过艰辛谈判达成协议的一笔价值百余万美元的交易。
然而,我们有些同志却好象还不那么懂得时间的价值。有一位朋友一次去某地采访,约当地一位干部介绍情况。约定第一次见面,他等到傍晚,才见到那位干部,已无时间交谈,只好约定隔日上午,结果又白等半天,再约定第二天午后,然而,第二天直至天黑,还是不见对方踪影。
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不少不尊重他人时间的表现,例如顾客排着长队,等得心焦,营业员却扎堆聊天,无动于衷;剧场里,节目或影片已经开映,却有人姗姗来迟,妨碍别人的视线。如果留神观察一下,可以发现在有些公共场所,象剧院、公园、机关门口,常有人翘首期待,面有难色,不时看表,那准是在等待不守时间的约会对象。如果年青人谈恋爱,三次找空或白等,不吹才怪哩!因为对方将觉得你对他(她)的人格不尊重,缺乏诚意。如果是外事活动,那就很可能影响国家的声誉,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对于这些人来说,实在需要一个时间道德的启蒙。
或许有的人以为,我是领导,对方是一般干部,我是长者,对方是晚生,可以不必拘泥小节。伟大导师列宁日理万机,他的时间可以说比任何人的都来得宝贵,但他却处处尊重别人。有一回,他去理发,早到的同志说:“列宁同志,你工作忙,请你先理发。”列宁却说:“大家都很忙。”坚持排队等候。列宁在处理公务时也是这样,他要求在事先准确地安排好日程,“做到使汇报人等候的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列宁全集》第35卷第525页)
时间道德观念,是现代文明的表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需要我们大力倡导和严格信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