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促进东盟经济发展的出口加工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22
第7版()
专栏:

  促进东盟经济发展的出口加工区
  景宪法
近二十年来,东盟各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在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名列前茅。即使在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时期,东盟的经济增长率仍高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平均增长率。导致这一高增长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出口加工区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东盟各国虽然经济基础不尽相同,但大多注重出口贸易,实行面向出口的工业化策略,把建立和发展出口加工区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新加坡建立出口加工区最早也最多,自1967年起到1978年已建立了二十一个大小不一的出口加工区。其次是马来西亚,到1980年建立了十个。菲律宾也相继建立了三、四个。印度尼西亚因有石油出口,泰国则由于农业多样化的发展,因而各自发展出口加工区较晚。迄今整个东盟地区建立的出口加工区已达四十多个。
东盟各国出口加工区面积多在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顷之间,雇用工人从两千到一万不等,但它们在各国出口贸易上都已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目前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2%,而出口加工区的出口额就占了整个出口额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出口加工区不仅扩大了出口,开阔了就业门路,增加了外汇收入,而且利用引进的外资和技术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出口加工区发展较快的新加坡,已从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区进入发展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出口加工区时期,同时还把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转移到东盟其它国家。新加坡于1979年开始设立的肯特岗科学工业园区,已成为新加坡工业发展和技术更新的研究中心。马来西亚的出口加工区也处于正在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化的过渡时期。菲律宾、印尼和泰国仍在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发展工业生产、扩大出口贸易也大有裨益。
为发展出口加工区,东盟各国采取了许多措施,最重要的是制订了连续性的外资政策,从法律上保证外资的引进;为加工区提供充足的港口、用水、国际机场以及通讯等方面的便利条件;简化货物进出口和资本、利润汇出的行政手续;提供财政等方面的优惠待遇;确定适当的工资水平等。在利用外资方面,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主要采取吸引外国私人资本直接投资的方式,而菲律宾、印尼和泰国则主要采取贷款方式。就目前情况看,前者的经济效益大于后者。但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东盟国家大都在引进外资时谨慎从事,讲究效益,实行外资来源多样化和加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以避免由于过于依赖个别国家而造成损失。因此,东盟国家近年来有的虽然积欠的债务不算轻,但尚未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
在引进外资时,东盟各国还重视引进先进技术,争取技术转让,一面提高商品出口的竞争能力,一面培训本国技术人才,如选派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赴投资国的母公司研修;请外资企业派遣技术人员对本企业人员进行在职训练;同投资国缔结技术援助协定等。这样,东盟各国既可在设备安装、生产操作、维修护理以及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方面获得技术的实际转让,又可以在人事管理、工序管理和成本管理诸方面学到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
东盟的出口加工区也存在一些难题,譬如加工区的工厂大都是从事简单装配或加工的行业,技术转让受到一定限制;许多原料仰赖外国进口,当地原料使用有限;同时,西方工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高利率政策给东盟国家进一步吸引外资和出口制成品造成一定的困难。东盟国家正在逐步调整政策,克服这些困难,力图使方兴未艾的出口加工区继续得到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