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纳家户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23
第3版()
专栏:

  纳家户的变迁
永宁县城西三华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回族聚居村庄——纳家户。相传这里的纳家是元朝著名贵族纳速拉丁的后裔。据《陕西通志》记载:元朝初,贵族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
旧社会,纳家户有“三多”:盐碱地多,逃荒的人多,外出扛活、跑小买卖餬口的人多,是全县有名的“穷窝窝”。解放后,纳家户的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特别是在十年内乱时期,纳家户的多种经营被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受到了批判,纳家户一直没有彻底改变贫困的面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纳家户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六月的一天,我们来到了纳家户。在尤清亮老汉的塑料大棚旁边,我们同老尤叙谈起来。他说,纳家户靠近县城,交通便利,经商和种菜都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今年他种的地膜韭菜、黄瓜和油菜,已收入三千多元,还有西红柿、茄子、菜花等正在陆续上市。在纳家户,几乎家家种菜,蔬菜品种达三十多个,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三百一十元,蔬菜收入就占百分之四十五。
现在,纳家户外出经商的有一百多户,各类专业户有二百多家。沈广武家的清真烤面包,每天生产一千个,现出炉现卖,清香可口,当地回汉族群众争相购买。退休职工纳少广的菌种蘑菇,今年初试种的第一茬就收入四百多元。最近,在乡政府的帮助下,已经扩大蘑菇种植面积七百平方米,成为全县首屈一指的蘑菇专业户。
纳家户七百零七户社员,近几年全部翻新了住房,村里有一百多台电视机……今日纳家户,已经摘掉了“穷窝窝”的帽子,正在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孙光胜 金玉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