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对“物价稳定”的再认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25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对“物价稳定”的再认识
  本报记者 戴玉庆
几年前,到广东去的外地人和当地人都感叹那里的农副产品价格太贵,市场上的鲜活鱼曾卖到每斤三元二角。而牌价鱼则“有价无市”。当时,不少人对广东实行的扩大议购议销的政策持怀疑的态度,担心这样做不利于“稳定物价”,会搞乱经济。
可是,从1983年起,广东市场传来可喜的信息:农副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去年全省农副产品议价、市价分别下跌4%和2%,今年第一季度以来下跌的幅度更大。
广东农副产品市场的这一变化,再一次说明:物以稀为贵,物丰则价低。价格应该直接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的市场不管商品多少,物价极少变动,即使在商品的生产成本发生很大变化时,价格还要保持不动。现在,农村种植蔬菜,广泛使用了化肥、塑料大棚等技术,比过去的简单栽培,费用上升了许多。为了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缩小“剪刀差”,国家不得不提高蔬菜的收购价格,但考虑到消费者的负担,又不得不继续冻结销价,亏空部分只好由国家补贴。1983年,全国大中城市仅在蔬菜上就补贴了五亿元。蔬菜还只是小头,粮油肉蛋的补贴更多。政策性亏损往往掩盖了经营性亏损。经营这些商品的一些商业企业,即使因为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严重亏损,也可以过安稳日子。
1980年以前的广东市场,正反映出商品价格既背离供求关系,又背离价值的“特征”:农副产品数量少、成本高,购销价格又很低。按牌价收购,农民感到划不来,不愿生产;按议价或市价收购,高进低出,商业部门又做不起赔本生意。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没有积极性,市场供应更加紧张。许多商品或者无货,或者凭票供应。群众愿意“物价稳定”,却抱怨买不到东西。广东省领导部门认为,如何运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调节好供求关系,已成为一个紧迫问题。从1980年起,省委、省政府调整了农副产品流通政策:缩小统购派购范围,扩大议购议销比例。
然而,流通政策调整初期,全省的农副产品价格比上年大幅度上涨。这种情况使不少人产生了疑问,主张“收”的意见一时间又占了上风。其实,物价继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放宽的信息要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动传递给生产者,农民得到信息后,还要经过权衡,然后才着手组织生产;加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等原因,商品从少变多,需要一个过程。这非但不能说明价值规律失灵,恰恰说明它在起作用。果然,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市场紧俏的东西现在多了起来,价格也随之逐渐降了下来。
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这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对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群众生活,起了积极作用。在目前商品价格普遍背离价值的情况下,大幅度调价,势必要影响群众生活,因此在考虑改革价格体制的同时,也应相应地考虑实行工资改革。改革价格体制,步骤必须十分慎重。但慎重不等于不改革。不能把“稳定物价”理解为“冻结物价”。“冻结物价”在短时间内和特定的条件下是必要的,长期冻结是行不通的。现在,不少国营饮食服务业在价格上做文章。例如,肉包子不涨价,但肉馅变少了,分量不足了。表面上是“物价稳定”,其实是变相涨价。不少工矿企业的产品,在生产成本上升后,或者出现了变相涨价问题,或者减少了产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我们实行的是“低物价,低工资、低消费”的政策,对“三低”限制和阻碍生产的一面,看得不太清楚,今后应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